额外预防的定义和原则,什么是额外预防措施,护理职业暴露名词解释是什么?

bk2898 87 0

额外预防的定义和原则

标准预防是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世历(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额外态雹预防是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基于传播途径搜闭搜的预防,包括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预防、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预防和经接触传播疾病的预防。

什么是额外预防措施

额外预防措施是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情况,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采取的额外预防。像是接触,空气以及飞沫隔离的方式。

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顷郑袜套不能代替洗手。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措施上实施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由于标准预防的基础预防措施中不能预防经空气、飞沫、接触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因此,对一些l临床具有传染雀激性的疾病或有流行病学意义的耐药菌感染在待诊或确诊后需要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预防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丛升而传播的疾病,如多重耐药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甲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以及副流感病毒、婴儿的肠道病毒感染等。

护理职业暴露名词解释是什么?

护理职业暴露:是指护理人员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对存在的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的职业接触。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含有致病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致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

护士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在日常工作中,临床护士每天都会接触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

 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针刺伤针刺伤是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国内职业针刺伤发生率为80.6%,其中74.5%为污染针头所刺伤姿液正,护理工作中针刺伤造成职业损伤引发血源性感染危险最严重,其中最常迹悔见的为乙型肝埋神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化学因素护士在配置各种化疗药物时,药物颗粒释放到空气中,部分药物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被人体吸收,可引起脱发、白细胞下降等。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危害护士的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有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和通过与传染病人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致护士感染。

社会心理因素目前,住院病人数大于病房实际开放床位数,护士与床位比例未达标,形成了工作量大、超负荷工作,如超时的走动,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弯腰用力不当,易造成肌肉骨骼的损伤、腰椎间盘的膨出或脱出等。

护士自身因素护理人员本身防护意识淡薄。比如针刺伤的发生原因往往是由于一些护士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差,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时不习惯戴手套,对针刺伤带来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等造成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