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和他的反光》是哪几个神话?
江河的《太阳和他的反光》最初灶清弯发表在1985年的《黄河》的创刊号,并立刻成为当时诗坛的焦点,此诗一反朦胧诗一己的、经验的、抒情的、伤痛的风格,带来了民族的、文化的、史诗的、刚性的气息,通过对中国远古神话的创新表达,为之注入现代精神,将传统从历史深处带入到80年代的现场,从而重塑民族的文化记忆,为华夏民族探寻文化之根,也为华夏民族未来的走向寻找重新出发的精神起点。在21世纪的今天,阅读《太阳和它的反光》,仍然能经由神话中的人物形象,随着其澎隐闷湃的诗情、宏大的气魄和深沉的哲思潜入到历史长河的深处,体味我们每个个体所由之而来的传统,也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了个人对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的认同。
《太阳和他的反光》是一组由12首短诗构成的组诗,以中国上古神话为素材,在现代人的视角下,反思神话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完成了对汉民族神话符号系统的建构,绘制出一幅充满现代意识的神话图谱。江河曾明确宣告,“我要写这个古老大陆的神话,写中国的史诗!”在他的笔下,神话不再只是上古的文献资料,如《山海经》《墨子》《淮南子》《列子》中的原始、荒诞、粗陋的故事,而是蕴含着华夏民族最根本的生命隐秘和文化基因。江河的意图恰恰就在于此,通过重写神话,由故事到哲学,进入到象征界,描摹华夏民族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意识,塑造民族精神。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广为人知,盗火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勇于担当的俄狄浦斯王、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奥林匹斯山上完整的神话谱系蕴藏着希腊民族的生存意识、价值准则,并构成希腊文化的“土壤”和“武库”,如加拿大文艺理论家弗莱所说,神话以原型的威力对西方文化持久地发挥着效力。相比之下,中国神话在古代文献中只有寥寥几句的记载,在民间也只是零零散散地流传着,仅仅停留在故事的层面。江河从夸父逐日、吴刚伐桂、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这些上古神话中开掘出了蕴含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勇于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