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奇石是_____?
我知道好象有雨花石,鸡血石两个.对于喜爱奇石的朋友,对中国四大奇石一定不会陌生,中国四大奇石分别是:《东坡肉形石》、《小鸡出壳》、《中华神鹰》、《岁月》,准确的说这四大奇石是四块估价超过一亿的石头,媒体的大肆炒作,再加上这些奇石背后神秘的故事,引起众人追捧。
一、东坡肉形石,无价之宝
东坡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现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现收藏在台北故宫,此奇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如鸡蛋大小,其矿物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此东坡肉形石,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此奇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取自一块黄玉,经人的鬼斧神工,竟然就雕成了一块玉东坡肉。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如鸡蛋大小,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人们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真正人间极品,价值连城。其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二、小鸡出壳,估价1.3亿
现收藏于北京朝阳区人民 *** ,小鸡出壳为天然玛瑙奇石。此石似一只色泽淡黄毛茸茸的小鸡从蛋壳内向外张望伸头欲出,形象逼真,色泽艳丽,“小鸡出壳”整体的造形以及局部的体态都与实物相仿。
石种:玛瑙石
产地:内蒙古阿拉善盟玛瑙山一带
收藏:北京朝阳区人民 ***
规格:3×2.5厘米
重量:0.092KG
专家估价:1.3亿
小鸡出壳现专家估价人民币1.3亿元。2005年以1.2亿元人民币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 *** 收藏,是中国四大奇石之一,为天然玛瑙奇石,产自内蒙古阿拉善盟玛瑙山一带。此石似一只色泽淡黄毛茸茸的小鸡从蛋壳内向外张望伸头欲出,形象逼真,色泽艳丽,“小鸡出壳”整体的造形以及局部的体态都与实物相仿。如拳头大小,重92克。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奇石之一。
三、岁月,估价1亿
现收藏于银川的一位赵姓藏家手中,属戈壁石类。这块奇石约为成 *** 头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妇人头像,鼻子、嘴巴、额头上的皱纹、头发宛如真人,能够形成人脸状的奇石,而且眼睛、嘴、下巴等器官的比例,与真人的比例是如此近似,甚至皱纹、都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四、中华神鹰
现收藏于广东的张家铭藏家手中,属庙子石石种,出自广东紫金南母寺。这是一块神话传说中天然形成的奇石,弯弯的鹰嘴,犀利的眼神,完美的线条形神兼似,配上金黄色的玉质,大小又与真鹰比例一样,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中国四大奇石是怎样的?
中国四大奇石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 “石乃园之骨”。 天下之一奇石——灵璧石,是全赖于大自然天工神镂的华夏艺术瑰宝,被清朝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之一石”。 灵璧石出于安徽省灵璧县北部磬石云山北平畴间,经古泗水亿万年的波涛冲击,峰峦洞壑,状物肖形,千态万状。又因其是10亿年前海藻化石,色泽黝黑天成,扣之铿然有声,从不同角度敲击能发生1234567i八个音节,故又名“八音石”。灵璧石亦褒称"灵璧",以其瘦、透、漏、皱、伛、黑、声、丑、悬九美俱备而名扬天下,威振四方,品位至高至尊。其妙造天成的诱人魅力在于它集声、色、形、质、纹诸美于一体,有着无比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壁石发出的由衷赞叹。灵壁石开发极早,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磬”的记录。灵壁石为世人瞩目,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供石家族中历来占据显赫的地位。《云林石谱》汇载石品一百一十六种,灵壁石被放在首位介绍;明人文震亨撰写《长物志》,称“石以灵壁为上,英石次之”。自古以来,有名的藏石家也无不藏有灵壁珍品,其中叫得出名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眉”、赵孟黻的“五老峰”,等等。 太湖石 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我国古代就开发利用太湖石,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太湖石为典型的传统供石,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宜作园林石等。现在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广义太湖石 。 昆石 又称昆山石,因产于江苏昆山的玉峰山而得名。系石英脉在晶洞中长成的晶簇体,呈网脉状,晶莹洁白,剔透玲珑,少见大材。昆石有10多个种类,分别按其形态特征命名为鸡骨峰、杨梅峰、胡桃峰、荔枝峰、海蜇峰等。昆石毛坯外部有红山泥包裹,须除去酸碱,从开采到加工成品需要一段时日。 “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这是元朝诗人张雨在《得昆山石》诗中对昆石的赞美。昆石,因产于江苏昆山而得名。主要出自于城外玉峰山(古称马鞍山)。它与灵壁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又与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称为“江苏三大名石”,在奇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大约在几亿年以前,由于地壳运动的挤压,昆山地下深处岩浆中富含的二氧化硅热溶液侵入了岩石裂缝,冷却后形成石英矿脉。在这石英矿脉晶洞中生成的石英结晶晶簇体便是昆石。由于其晶簇、脉片形象结构的多样化,人们发现它有“鸡骨”、“胡桃”等十多个品种,分产于玉峰山之东山、西山、前山。鸡骨石由薄如鸡骨的石片纵横交错组成,给人以坚韧刚劲的感觉,它在昆石中最为名贵;胡桃石表皱纹遍布,块状突兀,晶莹可爱。此外还有“雪花”、“海蜇”、“荔枝”、“荷叶皴”等品种,多以形象命名。昆石总的看来是以雪白晶莹,窍孔遍体,玲珑剔透为主要特征。一块精品昆石必然是大洞套小洞,小洞内见大洞,洞内弯弯曲曲,变化无穷,显示出千孔百巧的灵巧,让人无限遐想而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这是其它石种无法比拟的。 形态美是昆石的生命。古代赏石四要素为:瘦、皱、漏、透。昆石正是这四要素的代表作,它最能体现瘦、皱、漏、透的特点。昆石其形千变万化,形态婀娜,冰清玉洁,幽洞遍体,无一类同。昆石还具有天然雕塑之美,它具有玲珑剔透的线条和多层次情景交融的形态,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云:“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昆石精品已达到缩景艺术的气势,叫人叹为观止。 石质美是昆石的灵气。昆石是由二氧化硅充填形成的石英结晶体,故石质似玉,细腻光润。古人云:“白如雪,质似玉”。用放大镜细观之,昆石是由白色晶体组成,闪闪发光,犹如钻石,发出璀璨的光彩,坚硬的质地,高贵的气质,让人爱不释手,所以昆石在古代由叫玉石,产石的所在地现在还叫玉山镇,可见昆石从古至今以晶莹洁白著称,显示出它特有的高洁。 英石 英石因产广东英州(现为英德市)而得名。是清代以来公认的四大园林名石之一,有淡青、灰黑、浅绿、黝黑、白色等数种,以黑者为贵。英石正背面明显,正面多洼孔、石眼,玲珑宛转,精巧多姿,而背面较平滑。英石质坚而脆,叩之有共鸣声,历来为收藏者所喜爱。 “奇峰乍骈罗,森然瘦而雅”,这是明人江桓在获得三峰英石之后发出的赞叹。英石亦是四大名石之一,因产于广东省英德县英德山一带而得名。它开发较早,在北宋人赵希鹄的《洞天清禄》、杜绾《云林石谱》即有著录。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也写道:“英州石山,自城中入钟山,涉锦溪,至灵泉,乃出石处,有数家专以取石为生。其佳者质温润苍翠,叩之声如金玉,然匠者颇秘之。常时官司所得,色枯槁,声如击朽木,皆下材也。” 英石与灵壁石沉积岩中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方解石,但硬度不及灵壁。英石分为水石、旱石两种,水石从倒生于溪河之中的巉岩穴壁上用锯取之,旱石从石山上凿取。一般为中小形块,但多具峰峦壁立、层峦叠嶂、纹皱奇崛之态,古人有“英石无坡”之说。英石色泽有淡青、灰黑、浅绿、黝黑、白色等数种,以黑者为贵。由于当地岩溶地貌发育较好,雨水充沛,山石极易被溶蚀风化,故石表多深密褶皱,有蔗渣、巢状、大皱、小皱等状。英石颇具“皱、瘦、漏、透”之状,多峰峦,且有嵌空石眼,玲珑宛转,精巧多姿。英石质坚而脆,扣之有共鸣声者为佳。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中国四大赏叶胜地是指哪些地方?今年栖霞山的红叶红了吗?何时看更佳?
四大赏枫胜地 中国四大赏枫胜地又称中国四大赏枫基地它们是北京香山、苏州天平山、南京栖霞山、湖南长沙岳麓山
1.北京香山
香山(Fragrance Hill )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 25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更高峰海拔557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1186年,金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称甘露寺。寺旁建行宫,经历代扩建,到乾隆十年(1745)定名为静宜园。1860年和1900年惨遭抢劫和焚毁,1949年后陆续修复了大部分名胜。主要景点有鬼见愁、玉华山庄、双清别墅等。玉华山庄位于山脉中部,是庭院型风景点,院内古树参天,榕树成行,泉流淙淙,亭台层层,是幽雅宜人的好去处。 香山红叶最为著名,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象火焰一样。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200年来,逐渐形成拥有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更好季节,红叶延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半山亭、玉华山庄和阆风亭都是看红叶的好地方。七百年前的金代,始建皇家的行宫和香山寺。元、明两代屡加修建使得皇家园囿初步形成规模。清代乾隆年间,对香山大兴土木,使之作为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静宜园”,名列清代著名景观“三山五园”之内。
2.苏州天平山
位于苏州市城西15公里处,海拔221米。因有名人范仲淹的高祖葬在山的东麓,又名范坟山。北宋皇朝曾将天平山赐给范仲淹,也称"赐山"。以枫、泉、石为著,并称“三绝”。这里也是观太湖的好地方。山麓有成片枫林,大者年逾四百,秋日经霜,层林尽染,称“万丈红区”。半山有白云泉,誉为“吴中之一水”。其西有两崖,对立如门,俗称龙门,又称一线天。山多奇峰怪石,山腰笔架峰后,岩石环回,挺秀奇伟,人称“万勿朝天”。东坞有范仲淹祖坟,俗称“范坟”。山顶有望湖台,上有一圆石,面向太湖,称照湖镜。
怪石、清泉、红枫为天平三绝。山上奇石纵横错落,皆危耸向上,似古代大臣朝见皇上时手捧的朝笏,故称此景观为"万笏朝天"。清泉出自岩名"白云泉",泉水由竹筒引入云泉精舍石壁下的钵中,又名钵盂泉,味极甘例,唐代茶圣陆羽品评为"吴中之一水"。红枫为范仲淹17世孙范允临从福建移来,尚存176株,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深秋时节,碧云红叶,灿烂如霞,瑰丽夺目。
天平山的红枫,学名枫香,叶呈三角状,植株较其它几处高大,粗壮挺拔,主干高达10层楼房,要两三人才能合抱。近些年来,天平山风景管理处又栽种了2000多棵"接班枫",与古枫林形成一片,时至深秋,交相辉映,景致更为壮观。这些枫香树,由于树龄不同,地势不同,长势有强有弱,又受山体阻挡,所接受的寒气不一样,其叶的色彩变化有先有后,有深有浅,甚至出现绿丛中一株红。更有趣的是:在一棵树的大小枝叶上呈现出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等自然景观,似如鲜花争艳,为树冠之花,人称“五彩枫”。枫红时节,天平山麓红霞缭绕、丹枫烂漫。
3.南京栖霞山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 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栖霞山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之一明秀山”。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寺坐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更大的寺庙。
4.湖南长沙岳麓山
岳麓山在长沙市区之西,东临湘江,面积约8平方公里,古人赞誉其“碧嶂屏开,秀如琢珠”。唐宋以来,岳麓山即以林壑幽美,山幽涧深闻名。六朝罗汉松、唐宋银杏、明清松樟相当著名;爱晚亭、清风峡、蟒蛇洞、禹王碑、岳麓书院等景观闻名遐迩。这里还葬有黄兴、蔡锷等著名人物。岳麓山春天满山葱绿、杜鹃(市花)怒放;夏日幽静凉爽;秋天枫叶流丹,层林尽染;隆冬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四季风景宜人。
岳麓山有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有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爱晚亭,也有幸葬下了黄兴蔡锷等等国家栋梁,名胜古迹遍布其间,旅游景点十分丰富.
中国有历史悠久的园林文化,其中被评为四大古典园林的是什么?
中国四大名园为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
中国四大奇石里无画面石,为何说画面石比造型石低一等?
画面石的价值有多种,核心是观赏价值。一旦进入流通交易,就体现为人们最关注的价格。与所有商品一样,观赏石也有价值与价格不对 等的属性,实际就是不同的个体和不同市场对价值的评价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