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条约》谁和谁签订的?时间?条件?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 *** 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一、中英北京条约。清 *** 与英国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约文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2、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3、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4、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5、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6、容许外国商人招聘 *** 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二、中法北京条约。清 *** 与法国于1860年10月25日签订条约,法国代表为葛罗男爵。约文中法文共27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条约》,赔款增为800万两;
2、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
3、中文条约第七款明定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及建造自便,但法文版无此条;
4、清朝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
三、中俄北京条约。清 *** 与俄国于1860年11月14日签订条约,俄国代表为伊格那提耶夫伯爵。约文中俄文共43页,条文主要内容为:
1、清朝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3、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
4、俄国在库伦、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北京条约签订时间公元?
《中英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10月24日,《中法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10月25日,《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11月14日。《北京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扩大了西方列国对中国的利益侵略。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历史意义
北京条约主要内容中英北京条约
清 *** 与英国于1860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英方代表为额尔金伯爵。约文中英文共10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
2、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
3、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
4、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
5、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
6、容许外国商人招聘 *** 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苦力);
根据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英国 *** 已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将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 *** 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 ***
中法北京条约
清 *** 与法国于1860年10月25日签订条约,法国代表为葛罗男爵。约文中法文共27页,条文主要内容如下:
1、清朝批准中法《天津条约》,赔款增为800万两;
2、归还从前没收的天主教财产;
3、中文条约第七款明定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及建造自便,但法文版无此条;
4、清朝同意开放大连为商埠;
中俄北京条约
清 *** 与俄国于1860年11月14日签订条约,俄国代表为伊格那提耶夫伯爵。约文中俄文共43页。
在英法联军之役快将完结时,俄国声称自己之前对英国、法国调停战争有功,逼清 *** 签署这条约。当时咸丰皇帝出走热河,负责一切善后工作的奕䜣求和心切,就签署了中俄北京条约。条文主要内容为:
1、清朝承认1858年的《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
3、开放张家口、库伦、喀什噶尔为商埠;
4、俄国在库伦、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两项条约划定了俄国和中国的现代的东部疆界。另外,条约中为中俄西段边界走向作出了原则规定,成为后来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分界基础,中国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
北京条约的历史背景
之一次 *** 战争后,腐败的清 *** 为换取和平,于1858年6月26、27两日,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天津条约》,定于1年后在北京批准换约。
可是,英法 *** 还感到不满足。他们觉得所得到的利益太少,决定再次使用武力逼清 *** 退让。
1859年6月,英法侵略者以护送代表到北京交换条约为名,派军艇运载2000名军人一举拿下天津,直逼北京,第二次 *** 战争开始。咸丰皇帝惊恐万状,仓皇逃往热河。留下他的弟弟恭亲王奕欣在北京,与英法侵略者谈判。
英法联军绕过北京城的安定门和德胜门,占领了海淀地区,向圆明园进兵。闯进圆明园内的侵略军没有找到皇帝,但发现了数不清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他们放弃了寻找皇帝,开始大肆争夺这些奇珍异宝。英法联军在对圆明园进行了野蛮的掠夺和破坏以后,为了掩盖罪行,也为了让清 *** 见识一下他们的厉害,纵火将圆明园全部焚毁了。
清 *** 在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后,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全部条件,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了更加屈辱的《北京条约》。至此,第二次 *** 战争结束。
北京条约历史影响
1、《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让英法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2、开天津为商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侵略据点;
3、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国家 *** 和领土完整;
4、允许容许外国商人招聘 *** 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使得英、法等国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作为奴隶;
5、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以及内河行驶 *** 被严重侵犯。
写北京条约哪一年,哪个皇帝亲自上战场?
1860年写的北京条约,咸丰皇帝亲自上战场
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开始和结束的日期
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开始和结束的日期《南京条约》 (即《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 *** 签订的之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8月29日,由清 *** 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是关于结束 *** 战争的条约。它是英国的侵华战争―― *** 战争的结果。 中英《南京条约》共13款,主要内容是:
1、宣布结束战争。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清朝 ***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清 *** 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 *** ,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清朝 *** 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马关条约》为中国清 *** 和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亦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包括《讲和条约》十一款,《另约》三款,《议订专条》三款,以及《停战展期专条》两款。《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之一次中日战争)的结束。 清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清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 ;
●清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清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二万万两);
●清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人在清国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
●彼此的最惠国待遇;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 *** 签定的不平等条约。10月24、25日,清钦差大臣奕昕在北京分别与英、法全权代表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并签定了《续增条约》,即《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是:(1)开放天津为商埠。(2)准华民赴英法属地或外洋别地工作(3)割让九龙司给英国(4)交还天主教堂教产(法国翻译又擅自在条约中文本里加上:准许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5)赔偿英、法兵费各八百万两;恤金英国五十万两,法国二十万两。11月14日沙俄又强迫清 *** 在北京签定了中俄《续增条约》,即中俄《北京条约》,不仅迫使清 *** 承认其一直拒绝批准的《瑷珲条约》,而且把所谓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沙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