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贵的冰块
世界上最贵的冰块是Glce Luxury Ice生产的顶级冰块。在美国有一家非常著名的公司,是专门 *** 冰块的而且 *** 的还是高档冰块。这款世界顶级冰块就是来自这家公司生产的,冰块每块周长6厘米,看着相当晶莹剔透不含任何杂质。世界上更好吃的冰块?
日本冰激凌摩提(Japan-Ice Cream Mochi)日本的甜品爱好者更爱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珍稀蔬菜品种大全,世界上最罕见的蔬菜
珍稀蔬菜的品种比较多,例如孢子甘蓝、冰菜、飞碟瓜、洋蓟、红菊苣、鸡蛋茄、火参果、苏芡、贼不偷的西红柿等品种。其中鸡蛋茄圆圆白白的,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小鸡蛋挂在树上。贼不偷的西红柿,也被称作青苹果番茄,颜色为绿色。果皮的颜色为黄色,上面长满了肉刺,其实就是非洲的黄瓜。珍稀蔬菜有着营养价值相对普通的蔬菜来说,比较高的特点,并且珍稀蔬菜的数量比较少,分布的地点比较奇特,口感清脆可口。
珍稀蔬菜的品种比较多,例如孢子甘蓝、冰菜、飞碟瓜、洋蓟、红菊苣、鸡蛋茄、火参果、苏芡、贼不偷的西红柿等品种。
鸡蛋茄
鸡蛋茄圆圆白白的,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小鸡蛋挂在树上,鸡蛋茄是在太空育种,营养价值非常高,并且十分的珍贵。
贼不偷的西红柿
贼不偷的西红柿,也被称作青苹果番茄,颜色为绿色。这个品种是来源于北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
火参果
果皮的颜色为黄色,上面长满了肉刺,其实就是非洲的黄瓜。味道类似于黄瓜、西葫芦的混合味,也可以理解为香蕉、黄瓜、柠檬的混合味。
洋蓟
洋蓟含有大量的铁元素,营养价值十分高,甚至有蔬菜之王的美称。但是它的种植范围很小,因此市面上不常见到,也很少有人吃过。
苏芡
它还有个名字叫鸡米头,它大多生长在水里,由于原产地是苏州而得名。它的外形像个红毛丹,有着长毛,但是拨开外壳会露出 *** 的果实,大小跟莲子一般。
孢子甘蓝
孢子甘蓝是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的一种蔬菜,外型小巧可爱,就像一个个迷你卷心菜。孢子甘蓝营养价值非常的高,一般将它做成沙拉生吃或者是和培根放在一起烤着吃都是非常的好吃。
冰菜
冰菜又被叫做冰叶日中花,因为在茎和叶上长着一种看起来就像是水珠的泡膜。很多人之一眼看到冰菜的时候都认为是清洗过后带有水滴,殊不知冰菜本身长得就是那个样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冰晶一样。
南极年降水量稀少,为什么会储藏着世界上最丰富的淡水资源?
生命之源——水,人与一切生物一刻也不能离开它。南极洲面积有1400万平方公里,95%以上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形成一巨大而厚实的冰盖,它的平均厚度达2450米,冰雪总量约2700万立方公里,占全球冰雪总量的90%以上,储存了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有人估算,这一淡水量可供全人类用7500年。<BR>因此,南极洲是人类更大的淡水资源库,而且其冰盖是在一千万年前形成的,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水质极好。如果用南极冰盖的冰制成饮料,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世界上特等的纯净饮料。1986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第八届南极矿产资源会议时,好客的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所长松田达郎先生就曾用南极冰招待贵宾。客人们,包括各国外交官饮后,全都赞不绝口。因为,南极冰不仅清纯甘冽,而且它在杯内溶解时,冰晶体中的气泡溢出会发出清脆的响声,美妙悦耳。
除了南极大陆的冰盖以外,南极大 *** 周的海冰数量也相当可观。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料报道,在南极隆冬季节,海冰面积可达2000万平方公里,在夏季,虽然海冰面积大量向南退缩,也可达500万平方公里。南极冰盖由于受重力作用和大陆地形坡度的影响,不断从大陆内部向沿海流动,最后崩裂,坠人大海的冰层,成为漂浮的冰山。据估算,每年从南极大陆崩裂人海的冰山和冰块量达14000多亿吨,体积约1200立方公里。即使把这些冰山的10%拖运到干旱地区,也足以浇灌1000万公顷的农田,或者供5亿人口的用水。因此,这不仅对那些干旱缺水的国家有很大的吸引力,甚至连美国这样淡水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也对开发南极淡水资源很感兴趣。漂浮在南大洋上的冰山总量约22万座,总体积约18000立方公里。有记录的世界更大的冰山,其面积有30000多平方公里,长333公里,宽96公里,比整个比利时还大。这座冰山是1956年11月12日美国“冰川”号船在南太平洋斯科特岛以西240公里处观察到的。所以,南极的海冰和冰山也是相当可观的淡水资源。
乔戈里峰登山事件,世界上最难登高峰上发生的故事
世界更高的五座山峰中,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86米、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干城章嘉峰海拔8586米、洛子峰海拔8516米、马卡鲁峰海拔8463米。除了乔戈里峰,其余四座都属于喜马拉雅山脉,乔戈里峰是指喀拉昆仑山脉的主峰。此外,他还有一个更为知名的名字K2,K指的是喀拉昆仑山脉,2指的是喀拉昆仑山脉中第二座被考察的山峰。1954年7月,两名来自意大利的探险者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乔戈里峰,比人类最早攀登珠峰晚了一年。据资料统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的死亡率为4%,而攀登乔戈里峰的登山者死亡率高达29%。因此,乔戈里峰被国际登山界认为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中攀登难度更大的一座。对于这样一个极具危险性和挑战性的山峰,自然而然地吸引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挑战者们。
2008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斗志昂扬地朝着乔戈里峰前进,准备挑战这座世界第二高峰。攀登乔戈里峰更好的时机是在五月至六月初。一般来说,登山者们为了等待夏季的到来,会在大本营处待上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一行人能否登顶,期间又有些怎样的遭遇呢?
从大本营到峰顶之间还有几个营地,其中一号营地位于海拔5800米,二号营地位于海拔6700米,三号营地位于海拔7400米,四号营地位于海拔7800米。乔戈里峰平均坡度达到45度以上,这段路程对于登山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也只有能够到达四号营地的人才有资格向乔戈里峰的山顶发起挑战。
2008年5月,数百名登山者从大本营出发了,向着位于海拔5800米处的一号营地进发,很快他们就到达了一号营地。在一号营地和二号营地之间有一段陡峭的雪坡,这里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夏尔巴人先携带绳索爬到高处,将绳索用冰锥固定到岩石中,登山者沿着绳子向上攀爬。
当登山者们靠着绳索一步步攀爬到了二号营地,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段高耸的岩壁,此处被人们称为“烟囱”,三面是岩石,中间的缝隙宽度仅够一个人上下。
三号营地到四号营地需要爬过东南山脊的脊刃,这一段山上冰雪和岩石交杂在一起,四周全都是厚厚的积雪,道路环境恶劣。由于高山上的风非常大,帐篷很容易被风吹跑,因此四号营地也是登山路上的最后一个营地。
2008年的8月1日,人们已经抵达四号营地很多天了,天气预报显示接下来的一天气温上升,风速也很低,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攻顶的好机会。
零点刚过,营地的夏尔巴人向导冒着夜色出发了。他们小心翼翼地坐在雪地里,固定好登山绳索,为天亮后登山者们的攻顶做准备。凌晨三点,由于绳索不够,不得不折返回四号营地取更多的绳索,这样一来一回,登顶进度被拖慢。得知该消息,一些登山者认为这天可能不再适合登顶了,因此选择了放弃,但仍有不少登山者还是坚持在这天继续登顶。
早上八点,登山者们沿着安全绳索缓慢地向峰顶攀爬。由于长期处在低氧环境中,稍有运动便产生了呼吸困难,没走多远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呼吸,一些人在走了一段距离后决定放弃返回四号营地。
到达海拔8200米的位置时,一位名叫曼迪奇的塞尔维亚登山者为了加快前行速度,解开了自己的安全锁扣。他不小心踩空,跌落了100多米,躺在下方的雪地上,当救援人员赶到后,曼蒂奇已经没有了脉搏。
救援者们想要合力将曼迪奇的遗体运回营地时,一位名叫拜格的巴基斯坦搬运工出现步伐不稳,走路左右摇摆的现象,这是高原病的典型症状。就在这时,拜格失足掉下了山坡。之后大家放弃了将曼蒂奇送回四号营地的想法,一位同样来自塞尔维亚的登山者在他的遗体上盖上了国旗,黯然离开。
继续攻顶的登山者朝着上方前进,来到了乔戈里峰最有名的一个地方——“瓶颈”。这里是乔戈里峰最危险的路段,坡度大约80度。不仅如此,“瓶颈”的上方有着巨大的冰块,这些冰块随时都有发生冰崩的危险。在乔戈里峰发生的事故中,绝大部分都在这里。当登山者们小心翼翼地前行,有惊无险地通过了此处。
穿过“瓶颈”,乔戈里峰的更高点近在咫尺。峰顶呈金字塔型,终年被浓雾笼罩,陡峭的坡壁上布满了雪崩后留下的痕迹。下午4:30,首位登顶者登上了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峰顶,晚上7:30,最后一名登顶者到达山顶。据统计,当天一共有18人顺利登顶,在拍照留念稍作休息后,人们便开始向下撤离。
此时,登顶的好运似乎已经用尽,一场可怕灾难正悄无声息地在向登山者们走来。
当下撤队伍再次经过“瓶颈”时,突如其来的冰崩把两名巴基斯坦向导以及一位名叫贝的挪威登山者砸下山谷,此时贝着妻子就在他的后方。狂暴的冰崩冲毁了登山队在“瓶颈”铺设的路绳。下撤线路被切断之后,意大利登山队队长和另一名攀登者在没有路绳的情况下开始下撤寻求救援,其余攀登者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由于救援队伍迟迟不到,一些攀登者开始盲目冒险下撤。8月2日凌晨,还有八人身处“瓶颈”。荷兰登山者罗伊恩发觉自己的视线似乎不像之前那样清晰了,他知道自己即将患上雪盲症,他加快了下山的速度。途中,他看到有三名韩国登山者被绳索缠住,其中有人还被倒挂着,情况十分危紧急,但罗伊恩知道自己的体力也所剩无几,如果冒险去救,可能会搭上性命。
另一位爱尔兰登山者麦克唐纳也看到了三名受困的韩国登山者,立刻对他们展开营救。突然,麦克唐纳由于高原病产生了幻觉,开始向上方峰顶方向爬去。“瓶颈”处再次发生的冰崩,砸中了麦克唐纳和站在他身旁的巴基斯坦人梅赫班。
当罗伊恩回到了四号营地后,立即向夏尔巴人求救,希望他们可以救出被困在瓶颈处的三名韩国登山者。两位来自尼泊尔的夏尔巴人朱米克伯特和帕什伯特决定前往营救。当他们来到“瓶颈”后,发现一人伤势极为严重,即使将他送回四号营地,活下去的希望也不大。为了能将剩下的两名人带回,只能将这位伤势过重的登山者留在此处。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他们离开,对留下的队友意味着什么?他们的内心充斥着绝望,四人含着泪往山下走去,四号营地登山者们,正远远地看着他们。又是一声巨大的声音响起,冰崩带起的冰块从上方掉了下来,重重地砸在了四个人身上……
这次事件共有11名登山者葬身于乔戈里峰,它成为了该峰登山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其余登山者按原路线返回了大本营,并向外界发出了求救信号,8月4日,巴基斯坦派了两架直升机对伤者进行了救治,并从大本营里转移了两名急需治疗的伤者。
时至今日,乔戈里峰依然吸引着无数的登山者,在山脚下有一个纪念碑,每一个来到这里的登山者都能看见。碑上挂着金属牌匾,每块牌匾上都刻有死去登山者的名字,他们勇于挑战,勇于攀登的精神,一直在激励和警示着后来的登山者。面对困难时,要勇于挑战,但也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