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82年10月为什么少了10天?
出现这种情况,而是由于先前历法的不完善造成的。
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而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儒略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
1582年10月有多少天?
公元1582年时,罗马教皇高利将儒略历纪年方式更换为新历纪年方式即公历纪年法。但由于对闰年的算法不同,新旧历法之间产生了十天的偏差。教皇高利采用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将1582年的10月5日至14日直接抹去,以求历法的完整。因此我们现在会看到1582年10月的日历会缺少十天。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而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儒略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哪年少了十五天?
不是少15天,是1582年10月份少10天,因为先前历法的不完善造成的。
1582年时,世界统一把纪年方式更换为公历纪年法,由于时间差异,人们只能将这一年的10月份抹去十天,从而使之走上正确轨道。
公历纪元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公元常以 A.D.(拉丁文 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 B.C.(英文 Before Christ 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
邓丽君在泰国去世,白王龙称其罪有应得,25年后钟南山揭露的真相是什么?
5月8日是一代天后邓丽君逝世的日子,1995年的5月8号,邓丽君因支气管哮喘发作于泰国清迈逝世。她曾给我们带来许多经典的作品,《甜蜜蜜》《我只在乎你》《月亮代表我的心》《漫步人生路》……
你最喜欢她的哪首歌?
为什么四年一闰而百年不闰呢?很少,30字,急!!!
因为遇到整百的年份得除以40,能整除就闰,不能就不是闰年。姐姐看见爱的 设计大方iejlw但减肥了几分即可看见佛啊老师间谍哦是积极发动快打开附件列哦及的看见方可艰苦奋斗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8-1 12:06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精确的说是一年实际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以365天计算,那一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少算了约24小时,也就是少算了大约1天。因此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二月,这一年称为闰年。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准确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算作365天6小时,实际上又多算了一点,长年累月下去,就造成了很大的误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科学家规定:遇到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8-5 17:27
应该是跟地球自传公转的周期有关吧,因为都不是整数所以每隔一段特定的时间就要前后找补一下。四年一闰相当于是把每年公转多出的几个小时时间归到一起合为一天,百年不闰就相当于把因为四年一闰而欠的一点时间加在一起刨开。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历法和地球实际的自传公转时间相匹配。希望我说清楚了……
以下是在网上复制的具体参数资料,供参考:
闰年是因为地球绕日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即2月29日),使当年时间长度变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公历是根据罗马人的"儒略历"改编而得。由于当时没有了解到每年要多算出0.0078天的问题,从公元前46年,到16世纪,一共累计多出了10天。为此,当时的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将1582年10月5日人为规定为10月15日。并开始了新闰年规定。即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比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为平年,2000年为闰年。此后,平均每年长度为365.2425天,约4年出现1天的偏差。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经过四百年就会多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闰年的计算,归结起来就是通常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8-6 11:37
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精确的说是一年实际是2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以365天计算,那一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少算了约24小时,也就是少算了大约1天。因此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二月,这一年称为闰年。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准确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算作365天6小时,实际上又多算了一点,长年累月下去,就造成了很大的误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科学家规定:遇到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8-8 20:40
闰年是因为地球绕日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即2月29日),使当年时间长度变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 回答者: sdj741223 | 二级 | 2011-8-10 13:53
闰年是因为地球绕日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tropical year)。公历的平年只有365日,比回归年短约0.2422 日,每四年累积约一天,把这一天加于2月末(即2月29日),使当年时间长度变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公历是根据罗马人的"儒略历"改编而得。由于当时没有了解到每年要多算出0.0078天的问题,从公元前46年,到16世纪,一共累计多出了10天。为此,当时的教皇格雷果里十三世,将1582年10月5日人为规定为10月15日。并开始了新闰年规定。即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比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为平年,2000年为闰年。此后,平均每年长度为365.2425天,约4年出现1天的偏差。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经过四百年就会多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闰年的计算,归结起来就是通常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回答者: 哈莫雷特777666 | 一级 | 2011-8-10 15:06
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精确的说是一年实际是2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以365天计算,那一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少算了约24小时,也就是少算了大约1天。因此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二月,这一年称为闰年。 回答者: 耿天龙2 | 一级 | 2011-8-11 08:39
因为遇到整百的年份得除以40,能整除就闰,不能就不是闰年。其它除以4就可以了。 回答者: *** ail幸福 | 一级 | 2011-8-11 09:20其它除以4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