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家鑫事件真实的起因及经过(11年前的药家鑫事件)
01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11年前的“药家鑫事件”。
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在回去的路上撞伤了一个28岁的女人张妙。
当时张妙只是被药家鑫撞骨折并未有生命危险,此时下车查看情况的药家鑫发现张妙正试图记录他的车牌号,便拿出背包里的尖刀刺向张妙,正是由于药家鑫的8刀让张妙失去了生命,也让药家鑫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事情发生3天之后,药家鑫在父母的陪伴下自首,供出了自己做的事情。
这就是“药家鑫事件”。
02
为什么药家鑫撞到张妙之后会下意识地要去拿刀杀害她呢?
药家鑫是家中独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很严厉,尤其是父亲对他更是极为严厉,用他的话说:“父亲比较凶一些。”
他的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药家鑫小时候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发生打架的事情,无论对错,他回家总会挨骂。
在药家鑫的童年里还有一件让父亲印象深刻的事情:在学校里,曾经有一个男同学要求药家鑫背他,如果不背就要给他一块钱。
学校通知家长来处理这件事情,药家鑫父亲当时的态度是:那就让他背吧。
其实,这件事情我们都能看出来药家鑫没有错,但是父亲并没有站在他的角度去支持他。
在药家鑫出事后,药父回忆起这件事情,感觉很懊悔,他觉得自己在儿子成长过程中类似的处理方式,没有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学会独立面对,也没有给孩子一个依靠。
03
在药家鑫上中学时,他的网瘾很大,他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他也知道总是上网不好,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
他让父亲把自己锁在地下室里一个多月,回来他回忆那一个多月的日子,地下室里又黑又冷,他觉得自己的心理有些扭曲了。
这些事情他只跟他的同学说过,但是他的父母并不知道,也不能体会他的感受,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和他沟通过,这大概是他父母的疏忽。
做父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陪孩子成长也是一件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
在孩子出现苗头时,能够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给孩子提供帮助,这需要父母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也需要父母有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共情的能力。
在药家鑫母亲的眼中,儿子想要做什么事情他都会做到,这一点很可怕,她觉得物极必反。
当然,结合药家鑫为戒网瘾把自己关在地下室很长时间来看,他的个性有点偏执。
在他的眼中,父亲是不允许他犯错误的,父亲喜欢用命令的口吻和他说话,犯了错误就会批评他。
在父亲心目中,他很爱自己的儿子,对他平时的表现也比较满意,但是对他的赞美和鼓励很少,他时常担心儿子骄傲,就会敲打敲打他,让他能够进步。
药家鑫从不反抗父亲,只是觉得在父亲眼中自己做什么都不对,得不到认可。
其实,现在看来这对父子是缺少心灵上的沟通。
父亲只是对孩子严厉了,却忽视了药家鑫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健康。
04
药家鑫从初中开始,就觉得很压抑,感觉活着没什么意思,经常想到轻生,他感觉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意义。
其实,在药家鑫的内心是很自卑的。
他曾经为了让自己变得自信一点,4个月减掉了60多斤的体重,减肥时,他常常把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为此还患上了胃痉挛。
上大学前,他还花费了5000元做了双眼皮。
从这些可以看出来,药家鑫是渴望得到认可的。
也可能是因为童年里,他在父亲那里没有得到过认可,也没有获得过那种被认可的成就感,所以他的行为都是在追逐被认可的路上。
他对自己要求很高,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他就会恨自己。
之所以上音乐学院,是因为他感觉弹琴会让他得到另一种肯定。
上大学之后,他开始疯狂做家教,生活也变得非常忙。
这种忙碌也恰恰说明,药家鑫从这些事情中得到了成就感。
05
药家鑫撞到人之后,他是非常害怕的,他害怕被撞的那个人会不停地来找他,他担心那个人对他的家人没完没了的纠缠。
这是药家鑫拿刀杀害张妙的原因。
这个原因我们再深层分析一下,或许和他的原生家庭有一定关系。
从小不被允许犯错的孩子,做错事情之后他会干什么呢?
那就是撒谎和隐藏。
因为害怕,所以才去隐藏,从而忽视正确的处理 *** ,或许在药家鑫心目中隐藏这些事情是错误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本能反应。
怯懦和自私,完全没有自己承担责任的能力。
而他的偏激有可能和父亲有关,在药家鑫行刑前的最后十分钟,他见到了自己的父母。
他说:“爸,我爱你,我先走先投胎,你们晚点走,下辈子当我的孩子,让我来照顾你们。”
在最后,当他要求在自己死后想要捐出眼角膜时,父亲拒绝了他。
父亲偏激地说:“希望你把你的罪恶都带走,不要连累别人。”
父亲的这句话,在我们看来有点残忍,像是语言暴力。
可想而知,在药家鑫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语言暴力应该是经常存在的,这才是一个孩子拼命想得到认可,做出偏激事情的一些原因吧。
药父在药家鑫死后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可能是他对孩子教育太负责任了,反而过犹不及。
药家鑫的残忍不可原谅,他的父母也付出了血的代价,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做父母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孩子出现小问题时,我们就该反思自己的教育,防患于未然,避免以后酿成大错。
为人父母就是一场修行,在修行中及早发现自己的错误,修正自己的行为,才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人生。
药家鑫事件真实的起因及经过 最后怎么处理的
药家鑫事件真实的起因及经过,最后怎么处理的?相信大家还对在2011发生的药家鑫刑事案件记忆相当的深刻,随着在2011年他在西安被注射方式执行死刑后,这么一名年轻的大学生的生命和他所犯下的罪恶也一同终结了。估计还有很多人对于药家鑫案是怎么回事还不是非常的了解,而对于这个宣判结果还有的网友则表示算算成本的话还是撞死合适,而这个冷血逻辑是个多么可怕的想法啊!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这起案件。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西安5位教授联名呼吁免除药家鑫死刑“事件中,西安5位教授是哪些?求名单及详细情况
”西安5位教授联名呼吁免除药家鑫死刑“事件中,西安5位教授是哪些?求名单及联系地址、任职、联系电话?1. 王新
这位提供了三份聘书,其中一份遮盖了聘用单位,聘用时间从2007年开始,我个人估计就是西安音乐学院的。
2. 田宝林
西安音乐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副教授,民进成员,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陕西省教育学会陕西省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
这位老师应该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师,不代英语专业学生,考四、六级的童鞋应该明白。
3. 文时珍,女 副教授。西安音乐学院基础部老师,现任课程主要有:法律基础、 *** 思想概论等。1992年以来,参加了大型系列文集《中国古典文学观止丛书》、《史纪人物故事》、《中国古代神话人物辞典》的撰稿编写工作。1999年到2000年,应邀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社会人文学院东亚系,作为客座教授讲学,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中国民间礼仪与风俗”两门课程,深受该校学生的欢迎。从这个资料看,应该是全校公共政治课老师,也是不代研究生的那种基础课教研室的老师。
4.方琦,女,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心理辅导老师。不是教授
1984年毕业于陕西师大历史系,同年七月到西安音乐学院附中担任历史教学工作。88年起担任毕业班历史课,多次因学生高考成绩优秀得到附中奖励。1995年起开始自学心理学,1998年至2000年经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函授学习,得到“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合格证书。2001年得到“心理测验”专业培训班的合格证书。1999年至2000年在西安晚报和西安音乐台担任女性栏目主持人,开始了以心理学知识服务社会的实践。2001年自己的心理学论文在“全国优秀教育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2002年西安音乐学院附中成为西安市最早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学校,《西安晚报》社会生活栏目曾有专访和报道。2002年至今,共接待学生300百多人次,有几次危机干预效果很好,避免了恶性突发事件出现。还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同学的需要,在附中学生管理处的组织下举办各类心理普及讲座30多次,其中2003年非典“封校时期,和08年汶川地震时期的团体咨询讲座,对集体意识处于恐惧、焦虑的学生起给予了较大的帮助,很好地配合了学生工作处。 2005年参加了全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考试,获得资格证书。2007年成为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2007年参加“森田疗法”高级培训班, 2008年参加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举办的“寇觉中心理咨询师督导班”, 同年,参加了法国精神分析大师马无名的“精神分析与中国文化”的高级培训课程。2009年5月,自费去首都师大观摩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的活动,得到新颖的资讯及它人成熟的经验。2009年11月-12月参加了“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心理健康专业》”的培训,成绩优良。同年,自己的有关论文在学院教育大讨论征文中获奖。
5. 种佳,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校友入法国籍,可能是西音客座教授
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高等院校犯罪事件
要准备一篇关于“道德教育”重要性的稿子,需要一些高校犯罪事件作为素材,来说明道德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必要性。烦请提供一些类似于林森浩等这些名院校的影响较大的犯罪事件。谢谢!!!案例:
2005年9月下旬,浙江温州警方宣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7·28”跨省抢劫杀人案告破。令人震惊的是,干下抢劫杀人重案的犯罪嫌疑人罗吉军和卓科,竟是从长沙岳麓山下某知名高校走出来的“天之骄子”。而他们作案的动机,则是为了获取创业的“之一桶金”,早日实现当老板的梦想。警方同时查明,他们此前还在深圳劫杀了一名的哥。
沉迷程序设计误了学业
今年27岁的卓科,1978年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仁寿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1998年,卓科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某知名高校的数学与计量经济学院,成为村里走出来的之一名大学生。
读大二时,卓科还保持着勤奋的本色。但他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谈起了恋爱,经常在饭店和歌舞厅出入,心理便失衡起来。从1999年下学期开始,卓科便很少参与班上的集体活动,甚至和同寝室的同学都很少交流,整天沉溺于网络之中,琢磨着那些在外人看来极其乏味的程序代码。读大三那年,他设计编写的“企业资源计划软件”,令国内多家知名软件公司的老总刮目相看,纷纷邀请他去工作。
由于卓科一门心思想着自己的程序设计,导致学业每况愈下。2002年6月大学毕业时,由于差了0.5个学分,他没能拿到毕业证书。
尽管如此,他还是在一家高科技公司找到了工作。老总对他非常赏识,打算只要试用3个月就办理转正手续。可惜3个月后,他因拿不出大学毕业证书,只得选择主动辞职。
结识损友劫杀的哥
就在卓科的人生陷入低谷的时候,他遇上了一个所谓的朋友——罗吉军。罗吉军也是四川人,1998年同样毕业于长沙那所知名高校的化工系。由于校友兼老乡关系,两人很快便成了“铁哥们”。
罗吉军当时系广州一家集团公司的部门经理,日子过得非常滋润,公司还为他配了专车。但没过多久,随着该公司原负责人因经济问题出事,罗的日子便不好过了。罗干脆辞掉工作,和卓科来到深圳“闯世界”。可他们在外面奔波了好些天,也没有找到工作,两人的积蓄很快花光了,连房租都拖欠了一个多月。
2004年9月的一个夜晚,罗吉军专门将卓科约到海边,两人作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后,罗吉军鼓动卓科和他一起找有钱的老板下手,自己筹钱办企业当老板。
两人一拍即合。此后一段时间,罗吉军和卓科悄悄地跟踪那些坐名车的老板,伺机寻找下手的机会。可这些老板大多带有保镖,防范非常严密,令他们无法得手。于是,两人只得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为了方便跟踪那些老板的车辆,罗吉军和卓科决定先搞辆汽车,他们将作案目标瞄准了司机。2004年12月初的一天晚上,他们携带水果刀、电击棍和绳索等作案工具,在深圳桂芳苑小区打了一辆非法营运的“黑的”,伺机杀死了司机,抢得100多元现金、40多元港币及一台手机。他们连夜赶到广东省中山市,将尸体埋到一座荒山上,然后迅速逃离。
由于呆在深圳担心案发,罗吉军和卓科决定转移“根据地”,到有钱人比较集中的温州干一桩“大买卖”,以便在30岁前弄到当老板的“之一桶金”。
富翁死于“得力干将”手中
今年春节前夕,罗吉军和卓科窜到温州。卓找到了一份网络管理员的工作,罗则到温州富商林某的公司做销售员。他很快获得林某的赏识,成为林某的“得力干将”。罗见林某的生意做得很大,知道他家非常有钱,心中起了歹念。
4月底,罗吉军偷偷地配了林某家的钥匙。为了掩人耳目,他不顾林老板的苦苦挽留,以“回老家做生意”为借口辞职。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罗吉军和卓科在温州市龙湾区租了一间房子,由卓跟踪监视林某,摸清他每天的生活规律和活动去向。7月28日凌晨1时许,见林某从外面回家,在附近守候多时的罗吉军和卓科用 *** 套在头上,戴上了口罩,用钥匙打开林家房门,像幽灵一样溜了进去。
在三楼的卧室里,已经熟睡的林某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罗、卓用绳子反绑了双手双脚,并用胶带纸蒙住了眼睛。他们在林某家里搜得1000多元现金、一台手机和一台DVD机。之后两人逼林某交出信用卡。但林某说信用卡放在公司的办公室里,而且钥匙一直由秘书保管。罗不相信,便拿了林某身上的一串钥匙跑到邻近的林某公司办公楼试了一番,卓则在原地负责看守林某。罗发现钥匙真的打不开办公室的门,又跑到林某的车上去寻找,结果也不见钥匙踪影。
罗吉军回到林某的住处后,继续逼林某讲出藏放钱物的地点,可林某始终一言不发。这时,卓科说“就这么一点钱,没有必要再杀一个人”,但罗不同意。两人最终用绳子将林某活活勒死,并掩埋了尸体。
次日,两人分道扬镳。罗吉军先后逃往江苏、上海等地,卓科则于几天后在温州江滨路一家网吧找了一份工作。
第三桩“买卖”提前流产
尽管已夺去了两条人命,但由于没抢到多少钱物,罗和卓又在继续物色新的目标,准备选择时机干第三桩“买卖”,幸而在动手之前案发。
7月30日,温州警方接到林某家人报案,称林某已失踪多日且音讯全无。
8月下旬,警方在对林某的社会关系展开调查的过程中,一个曾在林某公司工作过的名叫“罗辉”的人进入了警方的视线。经调查,“罗辉”就是罗吉军,而此人在进入该公司工作时提供的所有资料都是伪造的。同时罗吉军和一名叫卓科的人来往密切。
9月14日晚,民警在一家网吧将卓科抓获。卓如实交代了伙同罗吉军两次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随后,民警循迹追踪,将罗吉军抓获。
罗吉军向警方交代,他自从进入林某的公司后,便凭着自己的能力迅速赢得了林某的赏识,几乎成了林某的“心腹”,后来还住进了林某的家中。面对老板的信任和赏识,罗吉军并没有知恩图报,而是企图继续完成自己和卓科赚到当老板的“之一桶金”的计划……
药家鑫事件评论!!急!!
是指对此事的反思的文章!!一个22岁的学生,还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在撞人竟后举起刀,连捅八刀。我一直在想,药当时的心理是否极度恐惧,不知如何处理。在反观药父的微博及事发后的表现,我一直在想,药的爹妈是否是合格的家长,抑或是根本不懂如何为人父母。
不能担当,不知如何担当,没有能力担当,这就是我对药家鑫的评价。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我总在想那个走向死亡孩子的恐惧,他是22岁了,但我感觉他的处事能力也许不到十八岁。让我设想一下他是怎么长大的吧,小的时候应是好孩子,好学生,天天在家练琴,大人在讲啊讲啊,好好练啊,炼好了,就能出人头地,成为社会的精英。可怜的药家鑫恐怕是学校、家里、练琴班三个地方转,遇见的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只和他的学业及钢琴有关的,他哪里知道碰到坎应怎么办,作为一个男人应该怎样去扛事,这些东西原本应是药的爸爸应教给他的。再让我们设想一下,药的爸爸是怎样教育他的----练琴、练琴,父母把你养大付出了n 多心血,等你挣了钱,要反哺;买车后一定要慢慢开,不要酒驾,千万不要撞到人,特别是农村人,一旦被他们缠上,要倾家荡产........那个夜晚,药终于出事了,撞到一个刚刚下班的女服务员,还是农村进城的女服务员,更可怕的是,她竟抬起身来记车车牌号,巨大的恐惧笼罩着药家鑫,怎么办怎么办,要倾家荡产了,怎么和严厉的父亲交待,等待自己的又是什么,美好的前途是否就要完结了。在这种情绪下,一向文弱的药家鑫身体里的恶魔发作了,他露出了狰狞的嘴脸,到车上找到一把刀,按住那个已受伤的女子一刀一刀的扎下去,同时将自己的生命及前途都送走了。
事发后,药在家人的陪同下自首,但他们并没选择担当与真诚的反悔。药的父亲大概在三个月后才与受害人家属见面,更多的成分是表演而不是真诚的谢罪。写到这里,我想起马家爵的农民父亲,那个穷苦的老人为了替儿子赎罪,那么坚决的、卑贱的到每个受害人的家里赔罪,他的目的的并不是挽救儿子的生命,他只是可怜的感觉因为他的原因,让那么多家庭行动了他们的至爱,这就是担当。药的父亲更多的以高人一等的姿态,拿着区区几万元钱,来买孩子的命,他甚至可能已筹划好,N万元疏通关系,N万元养老,能剩下的钱就给受害人家属吧,反正农村人,哪见过几个钱,3、5万元差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