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近3年进出口数据及主要进出口地区。
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小麦进出口数据中国粮油信息网 2010-1-29 17:29:59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大 中 小】
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小麦出口数据
2009年5月份中国小麦出口量为4467.000吨,金额总计1183245美元,平均单价264.89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3633.000吨,环比上涨22.96%。
2009年7月份中国小麦出口量为100吨,金额总计39000美元,平均单价390美元/吨,较2008年同比上涨400%。
2009年8月份中国小麦出口量为200吨,金额总计7800美元,平均单价390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100吨,环比上涨1%。
年度
月份
当前月
当月比去年同期±%
数量(千克)
金额(美元)
数量
金额
2009
1
-100
-100
2
100
44
-100
-100
3
-100
-100
4
3633000
962294
77.2
98.8
5
4467000
1183245
6
7
100000
39000
400
575.2
8
200000
78000
0.0
0.0
12
15
38
2009
累计
8200115
2184621
平均单价:266.41美元/吨
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小麦进口数据
2009年3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27155.640吨,金额总计6516293美元,平均单价239.96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91476.480吨,环比下降70.31%。
2009年4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34920.98吨,金额总计8159713美元,平均单价233.66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27155.640吨,环比上升28.60%。
2009年5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70968.073吨,金额总计16113508美元,平均单价227.05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34920.980吨,环比上升103.22%。
2009年6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192080.223吨,金额总计42568156美元,平均单价221.616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70968.073吨,环比上升170.65%。
2009年7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85078.122吨,金额总计19434574美元,平均单价228.43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192080.223吨,环比下降55.7%。
2009年8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7538.49吨,金额总计1931754美元,平均单价256.25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85078.122吨,环比下降1.1%。
2009年9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73740.503吨,金额总计17237994美元,平均单价233.76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7538.49吨,环比上升878.19%。
2009年10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12451.824吨,金额总计3012129美元,平均单价241.90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85078.122吨,环比下降85.36%。
2009年11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93816.802吨,金额总计22341989美元,平均单价230.77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12451.824吨,环比上升86.72%。
2009年12月份中国小麦进口量为202051.994吨,金额总计48681130美元,平均单价228.9美元/吨,上月进口量为93816.802吨,环比上升53.57%。较2008年同比上涨541.4%。
年度
月份
当前月
当月比去年同期±%
数量(千克)
金额(美元)
数量
金额
2009
1
2430700
634666
2
91476480
17939892
3
27155640
6516293
4
34920980
8159713
5
70968073
16113508
6
192080223
42568156
194020327.3
12374364
7
85078122
19434574
22701.3
8122
8
7538490
1931754
9
73740503
17237994
245801576.7
30241994.7
10
12451824
3012129
11
93816802
22341989
12
202051994
48681130
541.4
586.3
2009
累计
893709831
204571798
平均单价:228.9美元/吨
(巧蕊)
中国的外贸进出口数据在哪里能够看到?
这些数据更好的查询途径:中国海关信息网。
相关数据查询网站:1、国家统计局网站和海关信息网站(官方)。
2、国际统计局查询宏观对外贸易数据。
3、海关信息网站查询进出口数据、口岸、进出口量、进出口总额等数据。4、工信部网站也有相关数据。
5、对外经贸网。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关于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的调查 *** 可以怎么搞
网络和线下调查、问卷和采访调查。1、网络调查,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进行调查,分析出那些进口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了解为什么喜欢这些产品。
2、数据分析:通过利用 *** 发布的进口商品数据、卫生部门对于进口食品的监管数据、海关的进出口数据等相关数据来分析和了解截止于2023年3月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的规模、进出口量和消费者偏好等。
3、问卷调查,针对特定人群或者大众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品牌、品质、口感、外观、包装、市场渠道等的看法和态度。
4、采访调查,可以采访进口商品品牌方、生产商、进口商、销售商等相关人员,了解截止于2023年3月进口商品市场的竞争情况、供需状况以及消费者群体的购买观念和流动趋势。
中国出口额(美元)
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4.1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之一。
2014年社科院举行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并发布了《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从28274亿元增加到249684亿元,2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之一;
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809亿美元增加到4.16万亿美元,跃居全球之一。2013年,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第三次产业比例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比例。
我国进出口业务的现状之论文
如题我国外贸进出口的现状与展望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
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深度衰退。而中国经
济在2008年的经济困难中保持了9%的增
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
08年外贸进出口现状
2007年下半年,在生产成本上升、人
民币升值等因素与 *** 宏观调控政策的共
同作用下,我国外贸出口高速增长的态势
已开始放缓。2008年6月份以后,受国际金
融危机全面爆发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先
后陷入了经济衰退、需求迅速减少的状况。
而我国外贸出口的近60%直接或间接面向
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随着这3大经济体
陷入衰退、国际市场需求迅速下降导致国
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增
长出现了快速下滑。
1.进出口出现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进出
口额从08年8月份开始出现快速下滑的态势
(见图1),11月份的进出口额从10月份的同
比增长17.6%逆转为下降9%,降幅高达到
26.6%,月度进出口总值出现了自2001年
10月份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除春节影响的
月份之外)。12月继续回落至-11.1%;出
口额在11月开始出现负增长,由10月份的
增长19.2%逆转为下降2.2%,降幅超过
20%。12月份的增长速度下滑到-2.8%;
进口额则从10月份15.6%的增长逆转到下
降17.9%,降幅超过33%,12月份进一步
下滑到-21.3%。
2.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回落明显
0 8年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
10409.8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
40.6%。其中,出口6751.8亿美元,增长
9.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47.3%,比07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进口3784
亿美元,增长2.7%,占同期我国进口总
值的33.4%,比07年同期回落5.1个百
分点。从11月份开始我国加工贸易进、出
口均呈现大幅下降态势。11月加工贸易
出口由10月份的增长8.6%逆转为下降
10.8%,降幅接近20%,12月份的增长
速度更是下滑到-15.7%;进口则由10
月份的增长2.6%逆转为下降24.9%,降
幅超过27%,12月份下跌到-31.3%。
0 8年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实现
2352.6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
的48.2%。其中,出口6625.8亿美元,
增长2 2.9%,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
46.4%,比07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
进口5726.8亿美元,增长33.6%,占同
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0.5%,比07年同期
上升5.7个百分点。
尽管从08年下半年开始,加工贸易
的进出口均出现了大幅回落的情况,但
加工贸易项下的顺差仍保持了快速增长
的态势,达到2718.4亿美元,比07年同
期净增加460.5亿美元。而一般贸易项下
仅实现了717.3亿美元的顺差,比07年
同期净减少306.5亿美元。
3.外商企业进出口增长放缓、投资更
为审慎
08年1~11月份,外商投资企业完
成进出口总值13115.6亿美元,增长
15.4%,较07年同期回落了6个百分
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1%。
其中出口7320.6亿美元,增长16.2%,
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5.6%;进口
5795亿美元,增长14.3%,占同期我国
进口总值的54.6%。
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27.6%,
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4%,比07年同
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6.3%,
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1 8%;进口增长
37%,高出同期总体进口增速14.2个百分
点,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31.4%。而集
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进出口也保持了
快速增长的态势,前11个月,进出口增长
29.3%,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20.8%。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商投资更
为审慎(见图2)。08年在我国新设立的外
商企业与07年同期相比,始终呈现负增长
的态势,而实际利用外资呈现逐月下滑的
态势,由年初109.78%的高速增长迅速回
落到11月份的26.29%,11月当月实际利
用外资的同比下降了36.52%。外资投入
的减少表明尽管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增长
最快的经济体,市场的高成长和需求巨大
对国际资本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但国际金
融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资
本的投资选择更为审慎。
4.主要产品进出口增幅回落显著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较
高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是位列我国
外贸进口前2位的两类商品,占08年外贸
进口总额的77.7%(见表1)。
(1)能源产品进口增速回落
为保持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解
国内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多次下调或取
消能源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扩大能源产
品进口。但受国际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和国
内经济放缓影响,08年我国能源进口增幅
回落明显(见表2)。据海关统计,08年1~
11月,我国进口主要能源商品量比上年同
期仅增长3.7%,增幅回落9.7个百分点;
进口价值1586亿美元,增长74%,占同期
我国进口总值的14.9%。到11月份,全球
经济衰退加剧,能源需求预期下滑,我国
当月主要能源产品的进口量、值均出现下
降,分别下降13.1%和14.3%,直接下拉
我国11月总体进口增速1.5个百分点。
(2)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
高技术产业是目前我国工业行业的第
一大产业。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显回落(见图3)。08年1~10月,高新
技术产品出口6460.7亿美元,同比增长
15.7%,比07年同期减缓10.1个百分点。
其中,8、9、10月增速为14.4%、15.7%、
12.3%,比5、6、7月22.6%、16.6%、
13%的增速大幅下滑。
5.欧盟继续保持我国之一大贸易伙伴
地位
08年1~11月,欧盟、美国与日本为
我国的3大对外贸易伙伴(见表3)。欧盟
继续保持我国第1大贸易伙伴和第1大出
口市场的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增长
22%,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
增速10.4个和6.8个百分点。其中,对欧
出口增长21.8%,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
20.6%;对欧盟贸易顺差达到1484.2亿美
元,比07年同期增加21.2%。
美国持续了我国的第2大贸易伙伴地
位,中美双边贸易总值增长11.6%,比07
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对
美出口增长9.6%,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
的17.7%;自美国进口增长18.5%,实现
贸易顺差1583.6亿美元,比07年同期增加
5.8%。日本仍然处于第3大贸易伙伴的位
置,前11个月中日双边贸易增长了15.2%。
其中,我国对日本出口增长了14.9%;自
日本进口增长15.4%,对日本出现贸易逆
差340.5亿美元,比07年同期增加17%。
此外,印度在我国10大贸易伙伴中位
列第10位,08年前11个月中印双边贸易
总值增长41.6%,增速位于前10大贸易伙
伴之首。
外贸进出口下滑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08年我国加
工贸易的增长速度在第4季度出现了深幅下调,但仍占据外贸出口的47.3%,而我
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目前仍以加工、组
装为主,大部分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部分处于由低端向中端发展阶段,是世界
电子信息产品、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基地。
由于行业和地区发展外向度等方面的差
异,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不同的。总体上
看,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于外贸依存度
高的重点行业和地区的冲击较大,面临的
挑战较为严峻。
1.对行业的影响
0 8年上半年,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
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
素的影响,外贸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下半
年,随着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逐步
显现、国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市场
需求进一步萎缩、产品价格不断下降,更
使企业雪上加霜,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从
10月份开始,有色、钢铁等冶金行业最早
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状况,那些为应对原
材料上涨过快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快速增
加、上半年在国际市场上订购过多矿石等
原材料产品的企业,甚至还出现了产成品
与原料之间价格倒挂的现象。钢铁行业亏
损的局面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关停部分生
产线、开工产量只保证已接订单的完成,
从而降低企业亏损的生产方式;部分企业
开始采取裁员、降薪等措施,一些中小企
业甚至开始倒闭。由于传导效应的作用,
这些高能耗产业的开工不足直接影响到对
电力、煤炭等初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
从而导致这些行业的产品从供不应求迅速
转变为供过于求,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产
生大幅回落。
尽管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的减
弱,首先影响的是奢侈品的需求,而中国
出口的产品主要属于中低档,且大部分是
日用消费品。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外贸企业
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自主知识产
权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
品,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产品在质
量、价格、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
势。但目前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仍然是纺织
服装玩具、电子信息、冶金、船舶、汽车、
物流、旅游等与我国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
业,其生产增速大幅回落。那些外向依存
图3 2004年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家
(地区)
金额(亿美元)比0 7年同期增减(%)
进出口出口进口进出口出口进口
欧盟
美国
日本
东盟
香港
韩国
台湾省
澳大利亚
俄罗斯联邦
印度
3,929.4 2,706.8 1,222.6 22.0 21.8 22.5
3,078.2 2,330.9 747.3 11.6 9.6 18.5
2,462.3 1,060.9 1,401.4 15.2 14.9 15.4
2,151.4 1,052.9 1,098.5 17.8 24.4 12.2
1,879.5 1,758.8 120.7 5.3 5.4 3.7
1,746.2 689.8 1,056.4 20.5 36.6 11.9
1,223.1 242.2 980.9 8.4 14.4 7.1
557.5 206.2 351.3 41.3 26.5 51.7
521.9 296.3 225.6 19.5 13.9 27.9
483.8 291.3 192.5 41.6 34.8 53.2
表3 08年1~11月我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表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度比较低的行业,如生物医药、航空航天
等行业,目前受到的影响程度还较低,但
可能会有一个滞后的效应。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的下滑对我国相
关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又是一个难得
的机遇。我国的本土企业可以利用全球相
关行业巨头纷纷裁员时机引进一批高端管
理与技术人才,收购和兼并一批具有一定
技术含量、成长性高、陷入困境的外国企
业,迈出本土企业国际化的步伐。
2.对地区的影响
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市场需求的下降
对外向依存度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较
大,对广东省的影响尤为大。08年1~11
月,广东省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之
首,完成进出口总值6311.8亿美元,增长
10%,增速较07年同期回落10.6个百分
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5%。国
际市场需求的快速萎缩、外贸企业订单的
骤减直接使得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企业生产
增速大幅度地下调,导致大量从事劳动密
集型加工贸易的农民工从08年11月开始
提前返乡。而对于以内需为主的中西部地
区,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仍然保
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与此同时,面对金融危机,已基本上
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东部地区,企业与
*** 都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利用
全球经济衰退的时机着手产业结构的调
整,下决心关停并转一批在经济高速增长
时期舍不得调整、生产水平较低、产能落
后的企业,为下一步经济的腾飞与可持续
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为应对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中
央及时调整 *** 投资计划,采取加大宏观
调控力度、 *** 调动资金力度、产业政策
引导力度、自主创新力度等措施,高密度、
强力度地出台了一系列 *** 经济增长的相
关政策,以启动内需市场。但在全球经济
衰退的大背景影响下,人们对未来就业形
势和收入增长的预期开始下降,消费者的
信心指数呈现逐月下滑的趋势(见图4),
将进一步加深国内消费需求的下调。在外
需市场萎缩、内需市场不能有效启动、投
资更为审慎的情况下,如果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同时放缓,将影响到中国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08年第4季度农民工的提
前返乡可以视为在外打工多年,给自己提
前放的一个春节长假,但09年春节过后,
如果大量农民工不能顺利返城就业,将有
可能进一步引发社会问题。
09年外贸进出口展望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化、实体经济
下滑的加速,0 9年全球经济的衰退将加
深、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加剧,全
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将进一步增
大。2009年发达经济体将会陷入经济衰退
的境地,参照历史经验,发达国家 *** 应
对危机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经济自保的做
法,这将对我国的出口形成不利影响。
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及进展的过程可
以看出,“危机时期, *** 的作用比任何时
候都重要”。为缓解出口企业困难、保持对
外贸易稳定增长,08年12月24日,国务
院推出了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稳步推
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善进出口金融服
务、扩大国内有需求的产品进口、促进投
资和贸易互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
强和改善多双边经贸关系等7项最新政策
措施,通过减税、扩大政策性银行出口买
方信贷、增加先进技术与关键设备及元器
件及重要能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引导
与鼓励外资投向、便利通关手续及降低通
关费用等措施,缓解出口企业的困难。
2009年,与发达经济体的衰退相对应
的是,新兴经济体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
主要推动力量。我国 *** 还应加强对新兴
及发展中经济体的外贸基本设施投入,以
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因发达经济体外需放缓
对国民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增
长的变化历史(见图5),在经济危机来临
阶段、我国进出口增长在经历短暂的快速
下滑之后,都会迎来快速反弹的走势。
图4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