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是谁他是什么人怎么死的
薛仁贵(公元614年—公元683年)是出身清白的农家子弟,名礼,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天生神力,勇武过人,是一个做将军的好胚子,在他的家乡山西河津县修仁村,就流传着薛仁贵“汾河湾射燕”的传说,燕子逃不过薛仁贵弓箭,所以不敢偷吃乡亲们田里的麦子。“虎岗首有一仁贵窑,创造不知何季,曰虎岗。天造地设,境巍势险。登临远眺,汾水如虹,贯风山于东峙”,相传此窑就是薛仁贵夫妻住过的寒窑,戏曲中有名的《投军别窑》的唱段就发生在这里,史书上记载薛仁贵娶妻柳氏,以务农为生,他曾打算为父母迁葬,妻子出言劝说,先建功立业,荣显家门,再为父母迁葬不迟。薛仁贵于是应募从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战生涯。贞观末年,唐太宗亲征辽东,薛仁贵成为张士贵的部下。历史上的张士贵是虢州卢氏人(今河南卢氏),他本名忽峍,善骑射,隋大业末年,曾聚众为盗,呼啸山林,被称为“忽峍贼”,后来被唐高祖招安,成为大唐名将,唐太宗曾如此称赞他,“闻公亲当矢石,为士卒先,虽古名将,何以加也!朕尝闻以身报国者,不顾性命,但闻其语,未闻其实,于公见之矣”,张士贵于显庆初年去世,赠荆州都督,陪葬昭陵。小说中描写张士贵屡次假冒薛仁贵的战功,实属子虚乌有,冤枉古人。
薛仁贵使用的方天画戟,很可能是他的家传兵器。他的六世祖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将领薛安都,“安都勤王之略,义阙于籓屏,以地外奔,罪同于三叛”,因为宫廷斗争中站错了队伍,在南朝无法容身,被迫投靠了北魏,传到薛仁贵这一代,已然完全没落,但远祖的荣光和勇悍,使薛仁贵文武双修、体魄强健,在战斗中很快脱颖而出,进入大唐天子的法眼。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直指高丽。唐军到了安地,一位郎将被高丽军队团团围住,情势危急,薛仁贵飞马上前,立斩敌将,将人头悬挂于马鞍上,一举震慑敌军。更精彩的举动随之而来,为了突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薛仁贵一身白袍,格外醒目,他手握画戟,“腰鞬张弓”,冲入敌群,所向披靡。唐军四面合围,势不可当,高丽军队溃散奔逃,折兵2万。唐太宗很快被这个天神般的青年人吸住了眼球,赶紧打听此人姓甚名谁。薛仁贵见到了大唐天子,当场被授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负责守卫玄武门,转眼间,他就从士兵变成了将军,证明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小说中描写他被张士贵欺压多年,无处申冤,纯粹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的悲情。唐代崇尚军功,赏赐丰厚,薛仁贵一下子得到了2匹马、40匹绢、10名奴隶。班师回朝的路上,唐太宗告诉薛仁贵,“我的旧将都老了,难以担当镇守边疆的重任,我一直想提拔年轻将领,但没有见到象你这样出众的。我得到辽东并不欣喜,得到你这样的勇士才真正让我高兴”,唐太宗提升薛仁贵为右领军郎将,依旧让他守卫玄武门。
唐高宗继位后的永徽五年,皇帝驾临万年宫,一天夜里,暴雨成灾,引发山洪,大水冲到玄武门,卫士们大惊失色,四处逃散。薛仁贵十分生气,“天子有难,你们却如此贪生怕死”,他登高向宫中大声呼喊,终于惊醒了唐高宗。唐高宗刚刚出宫登上高处,洪水就把寝殿变成一片汪洋,如果皇帝稍有片刻迟疑,此时已然葬身水中。皇帝庆幸之余,向臣子表示了感激之情, “幸亏有你叫醒我,我才没有淹死,危难之中才知道你是个忠臣”。皇帝一生没有忘记他的救驾之恩,即使薛仁贵后来战败当死,也仅仅将之废为庶人,晚年还对宠臣说道,“往日九成宫遭遇洪水,没有你我就没命了”。
显庆二年(公元657年),面对反复无常的西突厥,唐高宗决心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苏定方率领中国远征军出击西突厥汗国,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并俘获了被贺鲁部落关押的泥熟部落的人质。游牧部落之间,一方臣服了对手,后果是“常岁输牛马羊,过时不具,辄虏其妻子”,他们落入了唐军手中,本来要沦为贱民,薛仁贵劝说皇帝放还泥熟部落的人质,“厚加赉遣”,使泥熟部落感念大唐皇帝的恩情,少树一个仇人,多交一个朋友,泥熟部落主动为唐军效力,很快确立了大唐对西域的有效统治,把这片广袤的土地变成了中国的游牧区。
显庆三年,程名振攻克高丽的贵端城,斩首三千级。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薛仁贵与梁建方、契苾何力一道,与高丽军队激战于横山(今辽宁辽阳附近华表山),薛仁贵一马当先,箭无虚发,敌人无不应弦而倒,在随后的石城之战中,一位高丽神箭手连杀唐军十余人,薛仁贵怒发冲冠,一人一骑,风驰电掣,扑向神箭手,立马将敌人生擒,吓呆了的敌人竟来不及拉开弓弦。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契丹阿仆固联合奚族共同反唐,薛仁贵和辛文陵在黑山大败契丹,活捉了阿仆固及一干首领,将他们押到东都。薛仁贵升至左武卫将军,封为河东县男。
龙朔元年( 661年),铁勒酋长比粟毒伙同其他部落起兵犯境,唐高宗任命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为铁勒道行军副大总管,出兵讨伐思结、拔也固、仆骨、同罗四部。临行前,唐高宗设宴饯行,他有意考考薛仁贵的神射技艺,“古人说,一个神箭手能射穿七层铠甲,今天你来试试五层铠甲”。薛仁贵泰然自若,一箭洞穿五层铠甲,赢得满座赞叹,皇帝高兴之下,当场赐予坚甲,以示鼓励。
当时铁勒九姓拥兵十几万,凭借天山之地利,企图与大唐雄师一决胜负。他们派出数十位骁勇骑士出马挑战,眨眼间,就被薛仁贵三箭射死三人,胆寒之下,铁勒人下马投降,放弃了抵抗。为了消除后患,薛仁贵命令部下,将十三万已经投降的铁勒人就地坑杀,制造了中国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杀降暴行,“遂使稽颡屈膝者先被涂原之诛,惧死怀生者因成绝漠之计”,铁勒人害怕了,拼命逃窜,薛仁贵追击到漠北,擒获了叶护三兄弟。铁勒九姓衰落了,薛仁贵成了天上下凡的杀星,在高丽,当地人只要说一声,“薛礼来了”,家中小孩马上止住了哭声,薛仁贵成了大唐敌人眼中的凶神恶煞,唐军中到处传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朝臣对薛仁贵的弹劾中有这样的语句,“娶妾虽作逗留,准法便须离正”,抢掠而来的女子做了薛仁贵的小妾,以当时的情形猜度,她很可能是位铁勒贵族,不同于戏曲中的代战公主,代战公主是硬逼薛仁贵做了自己的丈夫。
薛仁贵是什么时候死的?
正史永淳二年二月二十一日(683年3月24日),薛仁贵因病于雁门关去世,享年七十岁。唐高宗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洽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都督。薛帅的传奇的一生结束了。
薛仁贵的长子:薛讷,字慎言,唐玄宗时大破突厥,复封平阳郡公(薛仁贵封平阳郡公),谥号昭定,年七十二卒。也是《说唐三传》人物薛丁山的原型。
另有四子: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
小说
薛仁贵被苏宝同困住,薛丁山救父,射箭时射偏了,没射中苏宝同,反而把自己的父亲射死了。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薛仁贵吗
没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基本上给的是开国时候的功臣,薛仁贵出来的晚。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由唐代画师、建筑设计师阎立本图画开国功臣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等24人于凌烟阁,以褚遂良题阁,皇帝作御赞,对功臣加以扬。
而薛仁贵是在贞观十八年,东征高句丽的时候,才以单骑破阵而扬名,升为右领军中郎将(正四品下),没机会上凌烟阁的。
而且薛仁贵至死不过是郡公,凌烟阁最后一名都是国公级别的,他根本级别不够,如果不是中间犯错误被免职一次还好。
唐朝名将薛仁贵到底有几个儿子,分别叫什么名字?
唐朝薛仁贵的儿子有5个儿子,分别叫薛讷、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长子:薛讷,字慎言,唐玄宗时大破突厥,复封平阳郡公(薛仁贵封平阳郡公),谥号昭定,年七十二卒。也是《说唐三传》人物薛丁山的原型。
另有四子: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
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 (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薛仁贵手下的猛将下场如何?有哪几位可以寿终正寝?
说起薛仁贵,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名字,他是唐朝初年一位非常杰出的爱国名将。早年凭借勇猛而成名,后来又因为在军事指挥方面比较出彩,由此从众多将领中脱颖而出。他曾做过地方父母官,提倡大力发展生产,保障民生,当地百姓都十分感激他,从这足以看出他在政治治理方面能力也不弱。
由于薛仁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而且对百姓也非常好,所以大家对其十分崇敬,民间也产生了许多和他相关的神奇故事。在民间文学中,薛仁贵被塑造成一位无所不能的人物,他手下还跟随有八位猛将,那么这八个人都是谁?他们的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