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原理:
红磷燃烧耗尽密闭容器中1/5体积的氧气, 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水面上升至瓶内大约1/5体积。
反应方程式为:4P + 5O2 ==== 2P2O5 。
2、装置图: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有多少种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常用仪器及药品:集气瓶、燃烧匙、橡胶 塞、弹簧夹、乳胶管、玻璃导管、烧杯、红磷.(2)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④红磷燃烧停止,瓶内温度降低,白烟消失后打开弹簧夹.(3)实现现象:①黄焰,白烟,放热;②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注意(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若测得水面上升大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弹簧夹没夹紧 ②燃烧着的红磷深入瓶中速度过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学校研究小组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如图装置进行了实验(1)试管内加稍过量铜粉的目的是______;所发生反
学校研究小组为测定空气的成分,按如图装置进行了实验(1)试管内加稍过量铜粉的目的是______;所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2)具支试管的容积为45毫升,注射器内留有15毫升空气,待反应停止且试管冷却后,观察注射器活塞停在______刻度处,“待反应停止且试管冷却后,再观察”的理由是______(3)此实验说明注射器中有______,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4)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______(5)若用其他物质代替铜粉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选择的物质应满足哪些条件?______.(6)由铜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里所起的作用,可以总结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______.(1)试管内加稍过量铜粉的目的是把氧气耗尽;
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 △ . 2CuO,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故填:把氧气耗尽;2Cu+O2 △ . 2CuO;化合反应.
(2)具支试管的容积为45毫升,注射器内留有15毫升空气,其中氧气的体积为:(45mL+15mL)×15=12mL,待反应停止且试管冷却后,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停在3mL刻度处,“待反应停止且试管冷却后,再观察”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故填:3mL;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3)此实验说明注射器中有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
故填:氧气;五分之一;氮气;五分之四.
(4)铜粉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待反应停止且试管冷却后,就观察数据,都能够导致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
故填:铜粉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待反应停止且试管冷却后,就观察数据.
(5)若用其他物质代替铜粉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选择的物质应只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
故填:只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
(6)由铜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里所起的作用,可以总结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铜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空气的体积变化判断氧气的含量.
故填:利用铜消耗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空气的体积变化判断氧气的含量.
若用留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进行实验探究为什么要把水换为氢氧化钠溶液
可以。因为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同样可以使装置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使水倒流入集气瓶内,从而得到氧气的含量。_庋趸疲核壮啤翱列阅啤薄_吧占睢薄;__aoh。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有强腐蚀性及强吸潮性,在空气中易潮解并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应密封保存。水溶液呈强碱性。由电解氯化钠或碳酸钠与石灰乳反应制得。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染色、肥皂和石油等工业,还是常用的化学试剂与干燥剂。
_跗貉醴肿樱_2)组成的气态物质。
小明用红磷测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试验后发现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小明用红磷测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试验后发现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看装置是否漏气 B.可能红磷量不足,没有将瓶内氧气消耗完 C.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D.红磷改木炭再重做实验A、如果实验装置漏气,红磷燃烧即使能耗尽装置内的氧气,由于装置漏气,外部空气也会进入装置内也测不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此,实验装置漏气,实验过程中就会测定的氧气含量低于 ,1 5 ,所以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A做法合理;
B、红磷的量不足,燃烧时就无法将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1 5 ,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有要保证提供足量的红磷,故B做法合理;
C、装置末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这样瓶内温度较高,气压还没降低到室温标准,这样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1 5 ,所有要待装置冷却之后再打开止水夹,故C做法合理;
D、将红磷改为木炭做此试验时,由于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消耗装置内氧气,但又增加另一气体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占不到其容积的 1 5 ,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做法不合理.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