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能找到奥林匹克颂歌
由希腊人斯皮罗斯·萨马拉斯作曲,科斯蒂斯·帕拉马斯作词的《奥林匹克颂歌》奥林匹克会歌在哪能找到啊奥运会会歌——奥运会永久性会歌
古代不朽之神,
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
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
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苍穹之中,
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
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
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
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
犹如以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的神殿。
这巨大的神殿,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膜拜,
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Oh yeah, oh
In these moments, moments of our lives
All the world is ours
And this world is so right
You and I sharing this time together, oh
Sharing the same dream
As time goes by, we will find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Times we'll remember
These are the precious times
The tender times, we'll hold in our hearts forever
These are the sweetest times
These times together
And through it all one thing will always be true
The special times are the times I share with you
Mmm, oh yeah
With each moment, moment passing by
We'll make memories that will last our whole lives
As you and I travel through time together, oh yeah
Living this sweet dream
And every day we can say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Times we'll remember
These are the precious times
The tender times, we'll hold in our hearts forever
These are the sweetest times
These times together
And through it all one thing will always be true
The special times are the times I share with you
These tender moments
When heaven is so close
These are the moments that I know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Times we'll remember
These are the precious times, the tender times
We'll hold in our hearts forever
These are the sweetest times
These times together
And through it all one thing will always be true
Oh yeah, yeah
The special times are the times I share
The special times are the times we share
The special times are the times I share with you
Ooh yeah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Yeah, yeah
(Special times)
Yeah, ooh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Oh, oh
(These are the special times)
1896年4月6日,当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宣布第1届奥运会开幕以后,希腊著名音乐家斯皮罗斯•萨马拉斯指挥9个合唱团和250人演唱了这首由他作曲、抒情诗人科斯蒂斯•帕拉马斯作词的《奥林匹克圣歌》。悠扬的乐曲、悦耳的歌声久久回荡在帕那辛尼安体育场上空,把人们带入了缅怀古奥运会的辉煌和憧憬现代奥运会的美好的境界之中。
虽然《奥林匹克圣歌》在第1届奥运会开幕式上大获成功,但当时并未把它确定为奥运会会歌。而此后的历届奥运会则均由东道主确定会歌,并未形成统一的会歌形式。后来有人建议重新创作一首永久性的会歌,但几经尝试都不能令人满意。于是,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管弦乐曲。
由于这首歌通常不用英语唱 所以英语版的歌词即使有也是多余的
由于歌词是古希腊语,所以比较难找:P
歌我倒是有:这是2000年悉尼运会开幕式上的,我最喜欢的版本,还是一个希腊合唱团(潜匿合唱团)飞过去唱的。
试听:http://www.musicte *** /music/play_lyric_song.asp?song_name=The%20Olympic%20Hymn(the%20millennium%20choir%20of%20the%20greek%20orthodox%20archdiocesego)&song_id=8217&alb_id=640
下载:
点击http://pickup.mofile.com/0640606453949136
再按页面底部的[免费登录下载,下一步]就进入下载页面了(注意:三天后过期)
如果还有问题(例如没有在三天内下载到),可以到 http://post.baidu.com/f?kw=%CF%A3%C0%B0 找我
奥林匹克会歌的歌名是《奥林匹克颂歌》。
奥林匹克会歌的歌名是《奥林匹克颂歌》。
A. 正确
B. 错误
B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奥林匹克运动出现了有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近代体育思想形成后在欧美各地广泛实施的必然结果。1894年,在顾拜旦的努力和各种因素的促进下,“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在巴黎举行。会上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决定复兴奥运会。
现代奥运会受到古代奥运会的深刻影响,但它已不是祭神的竞技,而是真正的国际性的体育竞赛。现代奥运会的产生是运动竞赛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体育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一、国际奥委会
1894年成立的国际奥委会是一个国际性的、非 *** 的、非营利的组织,是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和决定一切有关问题的更高权力机构。它的总部设在瑞士的洛桑。
国际奥委会设主席1人,副主席4人。主席从委员中选举产生,一般任期八年,连选可再任四年。
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有关规定
1.奥林匹克旗帜
奥林匹克旗帜为长方形、白底无边、中间有五个套联的彩色圆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2.奥运会宣誓仪式
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由主办国最著名的运动员宣读誓词:"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运动队的荣誉,将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定。"之后,裁判员也要举行宣誓仪式。
3.奥运会奖牌
奖牌分金、银、铜三色,圆形,直径至少60毫米,厚3毫米,上有一女神像。
4.奥运会举办期限
从1932年开始,国际奥委会规定,夏季奥运会的时间不得超过16天,冬季奥运会不得超过12天。
三、现代奥运会运动竞赛项目的设置
之一届现代奥运会举行时,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还很少,奥运会项目无严格规定,基本上由东道国决定。因此,头几届奥运会不仅一些项目中的单项变化较大,而且大项也不稳定,还曾列一些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不很广泛的项目,如马球、拉考斯球、汽船、壁球等。随着各种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先后建立,奥运会项目逐渐趋向稳定。
为了使奥运会在项目的设置上符合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规定,每一届夏季奥运会至少应包括下列大项目中的15个,才能举行。1963年,国际奥委会确定了这些夏季奥运会大项目的比赛顺序是:田径、游泳、摔跤、体操、举重、曲棍球、马术、击剑、赛艇、拳击、射击、现代五项、帆船、篮球、皮划艇、自行车、足球、排球、射箭、手球、柔道等21项。
1972-1984年,奥运会比赛大项一直固定为21项。第24届奥运会则有历史性的突破,增加了乒乓球、网球两大项目,使夏季奥运会的大项目达23个,单项数达237个,其中男子占151个,女子占72个,男女混合项目为14个。
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批准条件是:夏季奥运会男子项目至少要在4大洲75个国家广泛开展,女子项目至少要在3大洲40个国家广泛开展。
现代奥运会诞生以来,经过100多年的曲折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生活中一项重要活动。当今,奥林匹克运动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高水平综合性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成了世界体坛响亮的口号。
回答者:lhsxhxh - 探花 十级 3-7 09:06
1893年春,在顾拜旦积极建议下,由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出面,邀请一些国家的知名人士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着重讨论了复兴奥运会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构想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明确支持。但由于不少国家表现冷淡,会议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这却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翌年一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广求意见。与此同时,顾拜旦四处奔走,寻示支持。在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他再度致函各国,提出了再次举行国际体育会议的建议,向各国体育组织发出了参加国际协商,共同重建奥运会的恳请。但是一些国家的体育组织仍然对顾拜旦的建议反应冷淡,有的甚至表示反对。有志者事竟成,为了寻求支持,顾拜旦把目光转向政界。他和他的支持者通过信函以及各国驻巴黎使馆,同各国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频繁接触,并最终取得希腊、比利时、瑞典、挪威和俄国的不少头面人物的支持,一些国家的驻法使节以及教育界、科学界名流表示愿意参与国际协商,政界和社会名流的支持,影响了很多国家体育组织的态度。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国的39个体育组织都表示将派代表出席大会。
1894年6月16日,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隆重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他们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法国驻比利时大使德·库尔舍被选为会议主席,顾拜旦主持大会开幕式,在有2000人参加的开幕式上,法国著名古希腊文化专家切奥多尔·莱拉赫发表了演说,巴黎国家歌剧院合唱团为大会演唱了阿波罗颂歌,唤起了与会者对古奥运会的神往。
大会先讨论了参赛运动员的业余和职业化问题。经过争论,决定遵循"业余运动"的原则,并通过了关于业余和职业运动员的决议。而后,会议讨论了复兴奥运会的问题,并通过了一个重要文件--《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6月23日,大会通过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并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轮流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6月23日,这一天,对奥林匹克运动、对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少国家把这一天作为体育节日,我国也于1986年将这天定为奥林匹克日。巴黎国际体育会议还批准了顾拜旦制订的之一部《奥林匹克 *** 》。 *** 强调了奥林匹克远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大会选举希腊诗人维凯拉斯为国际奥委会之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还选举了14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是:卡洛(法国)、布托夫斯基将军(俄国)、巴利克将军(瑞典)、斯龙教授(美国)、可姆普特希尔勋爵(英国)、赫贝尔特(英国)、费伦茨 ·凯万尼(匈牙利)、古特一雅尔科沃斯基(波希米亚)、苏比亚尔(阿根延)、卡夫(新西兰)、卢克齐·帕利伯爵(意大利)、放·布齐伯爵(比利时)、丹德时亚·卡拉法大公(意大利)、黑衍哈特(德国)。会议规定法语(现为英、法两种语言)为国际奥委会法定语言。大会还决定沿袭古奥运会传统,每四年举行一次运动会,还规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包括帆船、划船、游泳)、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之一届奥运会原定于1900年于巴黎举行,后来考虑希腊为古代奥运会发源地,在希腊举行比在巴黎意义更重大些,顾拜旦尊重了大家的意见。大会决定把之一届会期改在1896年,鉴于古代奥运会遗址奥林匹亚已成了一片废墟,会址改设在希腊首都雅典。
1894年7月国际奥委会对奥运选手的业余资格作出详细规定,"业余运动员"不能参加有金钱奖励的比赛以及有职业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以体育为业的体育教师或教练不能算作业余运动员。
在国际奥委会的积极努力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之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胜利举行。来自13个国家的295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包括跳水)、举重、摔跤、体操、自行车、射击、击剑等项目的竞赛。之一届奥运会虽然还很不正规,但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 国际奥委会的成立和之一届奥运会的召开,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程。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 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创时期(1894-之一次世界大战)从1894年到1914年之一次世界大战前,正值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期,各种民族主义和排外心理妨碍了正常的国际交往。现代运动项目仅在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开展,世界范围的体育竞赛活动很少进行。奥林匹克运动尚处于一种摸索阶段。奥运会也还未形成一定的举办模式,如项目设置稳定性差,场地设施简陋,财政困难,会期不固定,裁判员执法不公,以及参赛资格缺乏明确规定等。
1908年奥运会实施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构建了基本框架。1912年奥运会是这一时期最成功的奥运会,从参赛国家、运动员人数、场地设施到组织工作都有较大提高,之一次实现了顾拜旦所期望的:没有事故、没有 *** 、没有民族沙文主义仇恨的奥运会。
这一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国家奥委会还都只是一个松散的机构。国际奥委会尚未认识到奥运会是国际奥委会委托给某个城市承办的,放弃了领导和监督权,以致奥运会一切事宜均由东道主随意安排。由于不允许妇女正式参加奥运会,不但使奥运会的广泛性存在重大的缺陷,而且也使女子体育发展受到阻碍。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时期(1914-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之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20年重新进行。国际奥委会从实践中意识到奥运会规范化的重要性,整个奥运会的基本框架、运行机制和基本性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比赛项目的设置逐渐趋向合理;比赛设施进一步完善;会期基本固定;申办、举办程序基本确立,并基本解决了有关运动员的参赛资格问题。先进的技术开始应用到比赛中去,如电子计时器、终点摄影仪、自动打印机、闭路电视转播等。自1928年起,女子田径项目纳入正式比赛,这一重要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性和号召力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重要发展是有了冬季奥运会,它使奥林匹克运动的覆盖面大大增加。
这一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机构也得到发展,国家奥委会由之一次世界大战前的29个增加到60个,为奥林匹克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也相继成立,通过国际奥委会与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各国家奥委会的协调,使国际奥委会摆脱了每届奥运会都存在的具体技术事务,而更多地在领导、协调、决策等更高的层次发挥作用。
这一阶段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日益加重,如1936年柏林奥运会,虽在许多方面优于以往各届,但被希特勒用以向世界炫耀自己的实力,违背了奥林匹克和平、友谊、进步的宗旨。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时期(1946-19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这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战后各国经济振兴和科技发展,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由于苏联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参加,这一时期奥运会每届参赛国家和人数以及竞赛项目都在增加;与此同时,顾拜旦关于在各大洲轮流举办奥运会的设想得以实现;各洲范围的运动会、伤残人奥运会也相继产生。随着奠基运动的普及,竞技运动水平也迅速提高,非洲体育开始崛起。在奥运会上形成美国和苏联争强的局面。奥运会比赛场地及各种配套设施较前有很大的发展,奥运会向大型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性别和违禁药物检查,使比赛的公正性得到加强。历届奥运会,促使举办城市的各种市政建设也大为改善,并为其在比赛后继续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奥运会的举办资金也由单纯的 *** 拨款和私人捐赠向以 *** 拨款、社会捐资和出售电视转播权、发行彩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方向转变。
这一时期的奥林匹克组织已不单纯是一个体育机构,它与国家、社会各部门的关系日益密切。政治对奥运会的影响也更趋明显、复杂、尖锐、各种势力集团都想通过这个舞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此外, *** 问题、奥运会承办国财政负担过重等问题都提到重要议程。三大支柱之间出现了裂痕,经济上也危机四起。这种善从1972年基拉宁担任主席后才有所改变。
(四)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时期(1980-)进入80年代,在萨马兰奇的领导下,针对奥林匹克运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过去的那种"独立性"原则,即在经济上不谋利,政治上不同 *** 联系的作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要求不只限于4年一度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已参与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国际奥委会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方面注重了奥林匹克思想的传播。通过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奥林匹克艺术节,建立博物馆,举办"奥林匹克日"纪念活动,定期召开奥林匹克科技大会等,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参加国家和地区已增至172个,比赛项目达257个。
在组织结构上的自我更新与完善,使国际奥委会同其他各个机构的联系日益密切,自80年代以来,国际奥委会建立了包括主席、各类专业人员在内的长驻机构--洛桑总部,保证了总部机构对各方面的领导。自1981年起国际奥委会之一次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从而得以法人的身份参与处理各种重大事务,经济上大胆进行商业性开发,利用各种活动创造财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从23届奥运会开始连续几届的奥运会主办国均未出现赤字。经济上的盈利,极大地调动了主办国家搞好奥运会的积极性。
这一时期发生的重要变化是在肯定政治对体育的作用的同时,强调体育不应听命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指挥;在肯定商业化的同时,对商业化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并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原则,使奥运会向所有优秀的运动员开放。这种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从初期的探索到自身模式的基本形成,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到停滞,以后又经80年代以来的改革,终于进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阶段。
奥林匹克主义、宗旨、精神、格言、名言
1、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它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思想体系,其深厚的人文精神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奥林匹克 *** 》中的“基本原则”部分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3、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4、奥林匹克新格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
5、“更高、更快、更强”这一格言是亨利·马丁·迪东提出的。1891年他在巴黎创办了一所体育学校。1895年他把上述格言作为该校的校训。顾拜旦对此非常赞赏,也得到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称道。
并在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将上述格言正式写入《奥林匹克 *** 》。 1920年在第6次国际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把“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构成部分的决定,这一格言便正式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
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内容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包括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理想及其宗旨和格言等,他们都属于一个统一的范畴,包含在《奥林匹克 *** 》中。 之一部《奥林匹克 *** 》是由皮埃尔德·顾拜旦亲自制定的,于1891年6月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上正式通过。近百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重要贡献 *** 曾多次修改和补充,但其基本原则和精神未变。其主要内容包括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五个部分。它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制定的总章或总规则,为国际筹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各国(地区)奥委会所应遵循的总的活动规范。在奥林匹克 *** 中,对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格言、标志等都有明确说明。
奥林匹克运动主要宗旨是通过体育活动,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世界相互了解和建设一个更美好和平的世界。这一宗旨具体的体现为: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促进青年更好地相互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使世界运动员在每4年一次的盛大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联欢聚会在一起。一句话,和平、友谊、进步是奥林匹克宗旨的高度概括,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容。
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的朋友狄东于1895年提出的体育教育口号。顾拜旦对此十分赞同,并经他提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913年将这一口号定为正式的奥林匹克格言。此外,也有人把体育就是和平、重要的是参与,不是取胜作为奥林匹克的格言;但是,《奥林匹克 *** 》中所规定的正式格言则只有一个,即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标志是由五个奥林匹克环组成,五环自左至右互相套接,颜色分别为蓝、黄、黑、绿、红。上面三环是蓝、黑、红,二环为黄、绿;在使用中也可以五环均为单色。开始的含义是象征五大国,后来改成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一堂。奥林匹克标志是顾拜旦提出的,1913年为国际奥委会所批准,正式图样存放在国际奥委会总部。奥林匹克标志也是奥林匹克徽记、旗及各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会旗的必要部分。各届奥运会的会标也都以奥林匹克标志为必要内容。奥林匹克 *** 禁止把奥林匹克标志用一般的广告和其他商业目的。
奥林匹克徽记
奥林匹克徽记是由奥林匹克标志加上其他特殊部分组成的图样,必须经过国际奥委会执委会的批准。最多见的奥林匹克徽记为各国奥委会的会徽和各届奥运会的会标以及历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和国际奥委会全会的会标。
奥林匹克旗
奥林匹克旗是国际奥委会于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和建议而 *** 的。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而在巴黎召开的第6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使用。1920年在安特卫普举行的第7届奥运会开幕式上,比利时奥委会绣了一面同样的锦旗升在主体育场,之后赠给国际奥委会并成为夏季奥运会正式会旗。旗为白底,无边,中央是五色的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会歌
奥林匹克会歌是希腊著名作曲家萨马拉斯于1896年创作的。原是献给之一届奥运会的赞歌,后由希腊诗人帕拉马斯配词而成《奥林匹克颂歌》。1958年国际奥委会在东京举行的第55届全会,正式决定将雅典奥运会演奏的赞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会歌的歌词内容如下:
古代不朽之神,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穹苍中,做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道、角力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把长青树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应生辉,犹如一块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这巨大的神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赶到这里,膜拜你,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奥林匹克主义是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增强人的体质、意志并使之全面发展的生活哲学。体育不仅是一种健身 *** ,而且是一种反映人类理想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运动,是从现代奥林匹克主义中诞生的一种社会运动,其目的是通过组织没有任何歧视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更加和平和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奥林匹克主义是由顾拜旦通过对古希腊竞技体育和英国近代教育的研究而提出来的。顾拜旦对古希腊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有很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古奥运会,艺术和品德高尚的公民是支撑古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通过对英国近代教育的研究,顾拜旦认为英国人的自信心和活力,来源于当时英国教育所推行的古典教材、竞技运动和伦理道德综合培养体制。在这一体制中,竞技体育运动充当了主要角色,其价值在于可以同时得到身体训练、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的功效。古希腊的体育和近代英国体育为顾拜旦国际体育运动的构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形成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哲学观。
顾拜旦称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精神形态--对奋斗、和谐的狂热崇拜,即表现为对自我超越和自我节制的追求。一位加拿大学者把奥林匹克主义概括为对教育、国际理解、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体育运动独立、文化和美等7个方面的追求。他们的阐述,被认为是清楚地表达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源于体育的生活哲学,但它所宣扬的友爱、平等、尊重、理解、宽容、无私和奉献等,超越了体育本身的范围,而是对人类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追求。这一本质,使奥林匹克主义得到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传向全球,使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得到发挥促进人类和社会进步的工具的作用,这是其它任何一种体育现象所不可企及的。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内容,《奥林匹克 *** 》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通常它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之一项原则,参与是基础,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宗旨等等。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格言最早是美国一位主教提出来的。1908年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时,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后来,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也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一原则已被世界各国运动员和广大群众所广泛接受。竞争原则表明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倡导挑战与竞争的社会活动。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人类在竞争中,勇于向世界强手和先进水平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公正原则是参与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公正原则使奥林匹克精神具有了极大魅力。友谊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其更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奋斗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重要品质,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赛场的奋斗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体育运动是人类文化现象之一。萨马兰奇主席说奥林匹克运动就是文化加体育。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人类的各项竞技运动成绩和运动记录,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这部分社会文化的积累、更新和创造过程中,奥林匹克运动起了重要作用,众多凝聚着人类智慧和体能的历史记载,多半是经过奥运会确立的。奥林匹克运动属于全人类,只有真正了解奥林匹克精神,人类才能真正拥有它。 奥林匹克理想是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综合,是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和前景的向往和希望。奥林匹克运动提倡人的全面发展,提倡人类社会的和谐和公正,提倡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这些都是人类中的大多数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愿望。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包含了这些朴素的思想,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从一开始就予以肯定和赞扬。正是因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提出了符合人类社会所追求的崇高目标,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奥林匹克运动从欧洲走向了全球,形成了包括地区组织和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在内的大家庭。大家庭的所有成员遵循奥林匹克主义和基本原则,以奥林匹克理想为追求目标,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一个世界影响的社会文化现象。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其经历的近100年中,它的理想曾经受多次的冲击和危机,两次世界大战打断奥运会的正常进程,长期政治干扰使奥运会处于纠葛之中。过度的商业化问题、业余和职业化问题、 *** 问题、奥运会规模过大和暴力事件都是与团结、友谊、和平、进步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理想相违背的。尽管存在着这些与奥林匹克理想相背离的现象,奥林匹克运动仍是在自己宗旨所规定的轨道上运行着。这是因为奥林匹克运动把人自身的力量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类面前,人可以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变得更强;人类可以举办超级规模的奥林匹克运动大会;人可以创造出尽善尽美、高度发达的运动场地设施;人可以使全球观众同时观看奥林匹克比赛;这一切的一切,充分展示了人的强大,人的威力,奥林匹克运动可以使人感到自豪,感到满足,鼓舞人们去战胜人生征途上的困难。奥林匹克运动可能满足人类对自身崇拜的精神需要。在此基础上,人类一切美好的愿望与理想也同时赋予奥林匹克形成了奥林匹克理想。古代奥运会是人们一种对神的崇拜。而现代奥运会是人们一种对人的崇拜,也是一种愿望的寄托,希望人类自己去求得团结、友谊、进步,求得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这正是维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精神力量。
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理想、宗旨和格言,共同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完整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