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是什么意思,还有乌拉龟呢?
要么别答要答两个一起答在回答问题之前问一下。你大概提问了二三十个问题了吧。不累吗?
乌拉意思1[鄂伦春ulao]∶皮被
2. [满ula]∶东北地区冬季穿的鞋,用皮革制成,里面垫以乌拉草
3 民主改革前, *** 农奴向三大领主支应的一种无偿的繁重劳役
4 东北地区冬天穿的用皮革制的鞋,里面垫乌拉草
5俄]ура(发音“乌拉”)是“万岁”的意思
乌拉龟是一种qq表情包。
乌拉尔山简介及详细资料
简介
全球七大洲,只有欧亚大陆紧密相连。乌拉尔山脉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达拉茨湾,南至哈萨克草原地带,绵延2000多千米,介于东欧平原和西伯利亚平原之间 。山势一般不高,平均海拔500米-1200米;亚极地1894米的人民峰是乌拉尔的更高峰。山脉的宽度为40千米-150千米。中段低平,成为欧、亚两洲的重要通道。
在漫长的地质史上,乌拉尔山地区原先曾是一个大地槽,那时的欧亚陆地是被大地槽分隔开的 。到距今约2.8亿年的石炭纪末期以后,经过翻天覆地的地壳运动,大地槽演变成山脉,然后又几乎被风化侵蚀所夷平,最后又垂直隆起成为欧亚大陆之间的界山。
乌拉尔山脉还是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同东坡鄂毕河流域的分水岭。有趣的是生活在东西两侧河流的鱼儿也不一样:西侧河流里的鲑鱼体闪红光,而东侧河流里的马克鲟鱼和折东鱼等却都呈银白色。早在18世纪,俄国历史、地理学家塔吉谢夫就是通过这些有趣的发现,首次证实乌拉尔山脉确是亚、欧两洲的天然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Urals)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达拉茨湾,南至哈萨克草原地带,绵 延2000多公里,介于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整条山脉自北至南分为极地、亚极地乌拉尔山地和北、中、南乌拉尔山五段。
山势一般不高,平均海拔500米-1200米;亚极地1894米的人民峰是乌拉尔山的更高峰。山脉的宽度为40公里-150公里。中段低平,是欧、亚两洲的重要通道。
乌拉尔山脉示意图乌拉尔山脉西坡较缓,东坡较陡。3米多高的洲际分界碑就立在东麓山坡前,距铁路不到10米。由于地理条件不同,乌拉尔山脉两边的矿产资源和动植物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别。乌拉尔山脉是俄罗斯的一个矿藏宝库,它的东坡蕴藏着磁铁、铜、铝、铂、石棉等矿产;西坡则储有钾盐、石油和天然气。山脉东西坡气温不同,西坡的年平均降雨量比东坡多300毫米,分布著大片阔叶林和针叶林,林中生长著椴树、橡树、枫树、白桦等树种;东坡大多是落叶松,阔叶林很少见。
地质情况
乌拉山脉
乌拉山脉开始形成于海西造山运动的结构性隆起期间(约2.5亿年以前)。在大约2.8亿年以前,这里隆起一个高山区 域,它又被侵蚀为准平原。阿尔卑斯褶皱运动造成了新的山地,最明显的就是亚极地乌拉山山地的隆起。
地形与岩石的构成
乌拉山脉西坡,内约有3.5亿年之久的古生代中期沉积岩(沙岩和石灰岩)所构成。乌拉山脉以西为西斯-乌拉(Cis-Ural)洼地,在古生代末期(约3亿年以前)有许多被侵蚀的物质被冲积到这里;山脉西坡许多地方皆呈现为阶地、逐级下降通到西斯-乌拉洼地。西坡到处有喀斯特(完全被侵蚀的石灰岩地区)和石膏,带有巨大的山洞和地下溪流。在东坡,火山岩层与沉积岩层交替重叠,它们都是古生代中期形成的。这些岩石构成了塔吉尔-马克尼托哥尔斯克复背斜(Tagil-MaqnitogorskSynclinorium,为一群石拱和石槽,其本身也形成一个槽谷),它是整个山脉中更大的复背斜。中乌拉山和南乌拉山的东坡弯曲成宽阔的准平原式的山麓丘陵,这里经常有花岗岩的露头,也时常有奇形怪状的孤峰。在北边,准平原被埋在西西伯利亚平原松散而易碎成粉末状的沉积物之下。
从地质上看,喀拉海和巴伦支海间的新地岛是乌拉尔山脉的延伸。乌拉尔山脉(北纬67°46 ,东经66°10 ),山体主要有火成岩组成,还有变质岩、沉积岩等。山峰多呈 *** 状,以低、中山为主,一般海拔500米至1200米。更高峰纳罗达峰海拔1895米。山脉西坡较缓,东坡较陡。属山地型大陆性气候。这里它过渡到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喀拉海和巴伦支海间的新地岛实际上是乌拉尔山脉的延伸。
水资源
白绍拉河汇集极地乌拉山、亚极地乌拉山和部分北乌拉山的所有西坡的水,倾入巴伦支海;其更大的支流为伊利奇河、休戈尔河和乌萨河。几乎所有东坡的河流都属于鄂毕河系,都注入喀拉海。起源于乌拉山脉的河流,不是注入北冰洋就是注入海。它们更大的是托博尔河、伊谢季河、图拉河、塔夫达河、北索西瓦河和利亚平河。卡马河(窝瓦河的支流)和乌拉河都是海流域的水系。卡马河汇集大面积西坡的水;维合拉河、丘索瓦亚河和别拉亚河都注入卡马河。乌拉河及其支流萨克马拉河沿南乌拉山行进。许多河流,其上游皆穿过一些山地在宽阔的经度方向的槽谷中缓慢地流动;后来河流改为纬度方向,冲破一些狭窄山谷的山脊,直落至平原。流速最慢的是南乌拉山东坡的河流,这是由于此地降水量小而蒸发量大的缘故。冬季河流的结冰期南方为5个月,北方为7个月。乌拉山脉的河流、湖泊,它们的位置和性质都与地形和气候密切相关。西坡河流的流量比东坡大,在北乌拉山和亚极地乌拉山尤其是这样。
乌拉尔山大致位于东经60度。乌拉尔山脉的西部是俄罗斯平原,东部是西伯利亚平原。向北它一直伸入喀拉海,向南里海离山脉的开始不远。这里它过渡到哈萨克的草原。从它的南端到北端它一共长2500公里,在它的北端它平行鄂毕河向东转入海。
地形地段
乌拉山脉5个地段
1、最北端的极地乌拉山从康斯坦丁诺夫卡门山延伸到库尔嘎河,长约390公里(240哩);多数山地高出海平面1000公尺~1100公尺(3300呎~3600呎),更高峰派伊尔山达1472公尺(4829呎)。极地乌拉尔,呈东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600米至800米,宽20千米至30千米,属典型的阿尔卑斯褶皱山地。2、下一段为亚极地乌拉山,它向南伸展至休戈尔河,长达225余公里(140余哩)。这一段有整个山脉的更高山峰,如纳罗达峰,高1895公尺〔6217呎〕)和卡尔平斯克峰(高1878公尺〔6161呎〕)。这前两部分都是典型的阿尔卑斯山地,散布有冰川和深厚的永久性冻土。亚极地乌拉尔,海拔较高,宽约80千米至100千米。除更高峰纳罗达外,还有第二高峰卡尔宾斯基海拔1878米。
3、再往南是北乌拉山,它向南延伸至乌西瓦河(UsvaRiver),长达547公里(340哩)以上;多数山顶高达3300呎,更高峰捷尔波斯伊兹山(MountTelpos-Iz)达1617公尺(5305呎)。大部分海拔在1100米以上,更高捷尔波斯伊兹山海拔1617米。
4、较低的中乌拉山向南伸展至乌法河(UfaRiver),长322多公里(200余哩);山高很少超过488公尺(1600呎),不过更高峰中巴塞格山(MountSrednyBaseg)高达994公尺(3261呎)。诸峰顶端皆甚平整,有些孤立的残丘露头。
5、南乌拉山,延伸至乌拉河向西拐弯处,长约547公里(340哩);它由一些海拔1189公尺(3900呎)的平行的山脊组成,更高点亚曼托山(MountYamantau)高1640公尺(5380呎)。这一部分的终端是穆戈贾尔山宽阔的高地[海拔不足610公尺(2000呎)]。
主要构成
高耸的山岗和低矮、平顶的山脊是由石英岩、片岩和辉长岩构成的,这些岩石不易风化。孤峰很常见;有一些北-南向槽谷,其中几乎都有河谷。整个山脉的西坡,喀斯特地形高度发展,有许多洞穴、盆地和地下溪流。可是东坡的喀斯特地层较少,反而有些岩石层升高露出平坦的地面之上。在东边,已降低为准平原的宽阔的山麓丘陵连线著中乌拉山和南乌拉山。
经济情况
矿物资源
乌拉尔山脉东、西两坡构造不同,但矿物资源极为丰富。东坡有著名的磁铁矿、大型铜矿床、著名的镍矿区。也有大片的铝土矿、铬铁矿、金矿、铂矿床。非金属矿有石棉、云母和耐火土等。西坡的矿藏有钾盐、石油与天然气。俄罗斯早年曾用木炭炼铁,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大型钢铁、有色冶金以及重型机械企业。主要工业中心和城市有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彼尔姆、乌法、伊热夫斯克、奥连布尔格、下塔吉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和库尔甘等。
乌拉尔山脉的矿产资源异常丰富,由于地质结构不同而东西坡有所差异。例如东坡以矿石矿床为主,明显的磁铁矿,也有接触(两种不同的岩石连线的表面)矿床及岩浆矿床(由液体岩石形成的)。有些矿石含有合金化金属-钒(一种灰白色抗腐蚀元素)和钛的杂质。还有铜、镍、铝土岩、铬、金和铂的大矿藏。
非金属矿产
东坡非金属矿产资源有石绵、滑石、耐火黏土和磨料。宝石和半宝石,长期以来很驰名,有紫晶、黄玉和祖母绿。西坡的矿藏有卡马河上游的钾盐,有伊希姆拜(Ishimbay)地区和卡拉斯诺卡姆斯克(Krasnokamsk)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东西坡都有烟煤和褐煤在开采。北方更大的矿藏是白绍拉烟煤煤田。乌拉山尔脉广阔无垠的森林也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它们不仅可提供宝贵的木材,而且还可调节河流的水量,庇护许多珍贵的皮毛动物。农业,主要是在南乌拉山东坡大草原区域很重要。那里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种上了大面积的小麦、荞麦、小米、马铃薯和蔬菜。
冶炼厂
由于矿产资源丰富,乌拉山脉更大的工业是采矿、冶金、机器制造和化工。
具有全国重要性的有: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和车里雅宾斯克和下塔吉尔的冶金厂,彼尔姆、乌法和奥伦堡的化工厂,凯萨琳堡的大型机械工程业。
森林资源
乌拉尔山区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也很丰富。阔叶林分布在海拔420米以下,其上为针叶林。东坡很少阔叶林,多为落叶松。北乌拉尔山植被以针叶林为主,亚极地乌拉尔山地和极地乌拉尔山地因纬度较高,森林生长在海拔420米以下。乌拉尔山脉森林中有一些极为珍贵的树种有重要经济价值。南、北乌拉尔山都辟有自然保护区。有伯朝拉-伊雷奇、维西姆、巴姆克里以及南乌拉尔东坡伊利明等自然保护区。当地北极狐狸等珍贵动物受到了保护。自然资源丰富的乌拉尔山脉,已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对发展俄罗斯的经济,开发东部地区有着重要作用。
构成原因
与挤压力来自东方相联系,地槽东部的构造运动很剧烈,这里不但有复杂的褶皱作用,而且产生规模较大的断裂,同时还伴随着大规模的花岗岩侵入;西部构造运动比较和缓,主要是简单褶皱,断层很少,没有花岗岩侵入。褶皱过程的自东向西发展,导致乌拉尔的地质构造和矿藏分布都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带状。同时,地形也与地质构造相适应,山地由数列互相平行的南北走向山脉组成。从侏罗纪到第三纪中期是乌拉尔山脉的构造平静时期,剥蚀作用把山脉削平,使它成为一片波状的准平原,与现今的哈萨克丘陵有些相似。从新第三纪开始,由于受阿尔卑斯运动的影响,乌拉尔发生不均衡抬升,北乌拉尔和南乌拉尔抬升的幅度较大,地势较高,中乌拉尔由于受乌法地块的牵制,抬升不大,地势较低。
总的说,乌拉尔的地貌属于中山或低山类型。它的东西坡不对称,东坡陡降到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坡较缓,逐渐过渡到东欧平原;山顶是古老的夷平面,一般比较平坦,个别山峰呈穹状,只有北部的极地乌拉尔才能见到锯齿状的阿尔卑斯型山峰。由于乌拉尔的地势不太高,山脉的宽度也不大,因此山地气候的特征不显著,它的气候基本上重现了东西两侧相邻平原气候的特征,但是气候类型的界线略向南移,气候状况也比平原复杂些。气温的南北差异,夏季比冬季大,7月平均温乌拉尔南端为20℃,而北端还不到10℃,相差10℃以上,1月平均温南部为-16℃左右,而北部为-20℃左右,相差仅 4℃左右。乌拉尔山脉的走向正好与气镟运行的方向成直交,因此西坡降水比较丰富,一般为600mm-700mm,北乌拉尔可达 800mm-1000mm,东坡的降水量一般比西坡相应纬度少100mm-150mm。乌拉尔的植被以森林植被为主,尤其是针叶林的分布最为广泛。
森林特点
在种属的组成上,乌拉尔的森林有两个特点:
1.针叶树几乎全属西伯利亚种,有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红松、苏氏落叶松和松树等;2.阔叶树的种类很少,只有栎、榆、尖叶槭、椴等,由于西伯利亚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多数阔叶树只分布在西坡,只有椴树能越过分水岭向东扩展。苔原植被仅见于极地乌拉尔,其他地区则以垂直带性的形式出现在高山上。森林的上限自北而南升高,例如北乌拉尔为450m-600m,中乌拉尔为600m-750m,南乌拉尔为 1000m-1100m。森林草原和草原分布在乌拉尔山的南部,它以半环状的形式环抱着向南突出的混交林。
当地居民
萨莫耶德人
乌拉尔山脉的人类生活可追溯到遥远的过去。涅涅茨人是派霍伊区域的萨莫耶德人,他们的语言是萨莫耶德语群中的一种,该语群在西伯利亚北部各地广泛流行。再南边,住有科米人(Komi)、沃古尔人(或曼西人)、奥斯加克人(或汉特人),他们的语言属于芬兰-乌戈尔语族乌戈尔语群。人数最多的原住民巴什噶尔人长期居住在南乌拉山,操一种与突厥语群有关的语言。有些哈萨克人居住在哈萨克的穆戈贾尔山。这些从前的游牧民族,大多已定居。涅涅茨人、科米人、沃古尔人和奥斯加克人,实际上是乌拉山脉更高山地(尤其是在北方)的仅有居民,他们在这些地方保存了各自的传统生活方式,饲养驯鹿、狩猎和捕鱼。
牧马民族经济
巴什噶尔人是出色的牧马民族。然而原住民民族现仅占乌拉山脉总人口的1/5左右;而大多数是俄罗斯人。俄罗斯人主要集中在中乌拉山和南乌拉山,多数人住在城市,尤其是在凯萨琳堡(旧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Chelyabinsk)、彼尔姆(Perm)和乌法,并从事工业。在南乌拉山的大草原区域,农业人口占优势,这里的环境有利于种植小麦、马铃薯和其他作物。
所获荣誉
2020年4月,入选"2020世界避暑名山榜"。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满族主要发祥地之~吉林乌拉街
“先有乌拉,后有吉林。”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吉林人应该去乌拉街看看,于是早早起床,准备些路上的零食就和两个姐姐驱车前往“乌拉街”。八月下旬的吉林,夏日的热烈在慢慢的隐退,虽然秋日的灿烂还没有粉墨登场,但是高远的天空和凉爽的空气昭示着秋天正在悄悄走近。
沿途的田野满目是长势旺盛的庄稼,阳光下,能看得出它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努力,为的是给种植它们的人们一个金灿灿的收获。
乌拉街,原来叫“乌拉嘎(gai)”,“乌拉”和“嘎”分别是汉语的沿江和乡、镇、集市的意思,合起就是“沿江的乡镇”,“嘎”和“街(东北读gai)”谐音,后来就演变成“乌拉街(gai)”,五十年代推广普通话又读成“乌拉街(jie)”。 乌拉街,距离吉林市中心三十多公里,全镇西临松花江,是满族主要的发祥地之一,追溯吉林 历史 应该从乌拉街开始,因为先有乌拉后有吉林,现在乌拉街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满族风俗和多处名胜古迹。闻名遐迩的雾凇岛就在此地。 乌拉街最早的城池为明初,明代中叶海西女真在此建立乌拉国,1613年,努尔哈赤灭乌拉国,并在这里养精蓄锐,向中原进发,继而得天下,因此,清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不久,就封禁乌拉街方圆五百里,把它尊为“本朝发祥之圣地”。1657年,乌拉古城设立了打牲衙门,使其成为全国“四大朝贡基地”之一,截止1911年清王朝终灭,朝贡计255年。
驶进乌拉街,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正在晾晒着的被切割成薄片的树纸,我猜想应该是做胶合板用的吧。
进入乌拉街,看到的之一个最醒目的很有年代感的建筑“乌拉街电影院”,但是已经被各种摊位占领了的。
乌拉街古遗迹现保存较完好的有乌拉部故城、魁府、后府、萨府、 *** 寺。
【魁府】
魁府,最早的府邸主人叫王魁福,本地人称“魁大人”,故称其宅为“魁府”。1875年,王魁福出征伊犁,受到光绪帝的煲奖,晋为副都统,赏赐金银,衣锦还乡,修建了府邸。
二进四合院建筑,紧邻于乌拉街镇 *** 西侧,门前是乌拉街镇东西向出入的主要道路。
来之前查阅资料时这个房墙上方五星痕迹的地方有一块浮雕,今天怎么没有了?
魁府院内一角。
宽敞的魁府大院。
魁府的大门本来是红色的,怎么被我拍成这个颜色了呢?怪兽门环的衔环哪里去了呢?
【后府】
后府建于1880年,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三十一任总管赵云生的私邸,现保存基本完好。后府为二进四合院,大门设于东侧,占地广阔,建筑气派宏大,雕饰讲究,是一座典型的官宦旗人住宅,是目前吉林地区所发现的清代满族民居中,做工最为考究的一处。
后府院落。
乌拉街三府里最精致的要数后府,看看后府的雕梁画柱,你就能感受到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主人的富有与文化。
【萨府】
萨府建于1751年,系时任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十三任总管(正四品)索柱的私邸,为典型的清初时期“二进四合院”格局。现在萨府位于吉林市三中学院内,四周被铁皮包围着,我们找来工作人员扒开铁皮才得以入内。
萨府院内存放着一捆捆的电缆。坐在电缆上小歇一会儿。
现在正是苞米收获的季节,看到了烤苞米,那是自然要来一份的。
【 *** 寺】
*** 寺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是乌拉街仅存的一处寺庙建筑。我们来到的时候大门锁闭着。
【乌拉部故城】
乌拉部故城是明清时期的遗址。古城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分筑内、中、外三道城垣,中央有大型建筑台基,各道城墙的墙外均有护城河。现在仅存有白花点将台,上面建立了烈士纪念塔,西面的城墙已荡然无存,剩下的三面城墙也只能凭借高出地面的“土丘”加以辨认,整个乌拉部故城杂草丛生。
带有“现代气息”的乌拉部故城遗址大门。
长满绿草隐约可见的城墙墙基。
从前的白花点将台现在仅保存下来的石阶,并上面建立了烈士纪念塔。
寻觅完乌拉街的古建筑群已过中午,于是来到乌拉街镇有着130年 历史 的“凤吉园乌拉火锅店”。
货真价实的铜火锅,朴实,没有市里乌拉火锅店铜火锅的浮华。
158元的套餐摆了一桌子,火锅蘸料味道棒极了,那麻酱,真香。
姐仨干杯!饮料、啤酒、茶水,各取所需。
再和饭店门口的铜人来张合影。
酒足饭饱,继续在乌拉街走街串巷,在 历史 和现代中穿梭。
好多青砖青瓦的老建筑破烂不堪了。
走在老街上。
乌拉的建筑独具特色,只有雨滴而没有瓦当的房檐。
漂亮的屋脊翘角,如似燕子的翅膀。
失修的房屋里好像还有人居住。
不知不觉已经下午三点了,晚上约了同学一起吃饭看电影,于是驱车回返。乌拉街之行圆满快乐,在离开乌拉街回程的路上,姐仨情不自禁的下车美美的拍个照,为今天的旅行画个句号。
乌拉可以随便用吗
乌拉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可以随便用,但需注意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使用乌拉可能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乌拉是俄语音译,通常被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宣泄,例如在阅兵式上高喊乌拉,可以被译为“万岁”的意思。
然而,在蒙古语中,乌拉的意思是“请喝酒”,这和阅兵式上的用法是不同的。此外,网络用语中的乌拉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规则。例如,在网络用语中,乌拉的使用范围并没有太多限制,男生和女生都可以用乌拉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但是,女生在使用乌拉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来理解其具体含义。例如,当女生看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时,她们说的乌拉表示的是“厉害好棒”的意思;而在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或事情时,女生说的乌拉则表示类似于“耶”的意思。
综上所述,乌拉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可以随便用,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乌拉波拉故事集读后感 1000字
要快拜托拜托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1)
《乌拉•波拉故事集》讲述了一个叫乌拉•波拉的老博士给孩子们讲故事的事,所有老博士讲的故事组成了这本书的内容。我对书中的一个叫《世界的末日》的故事比较感兴趣。
这个故事主要内容说的是:一滴水在显微镜的放大下,扩大了好几倍,由于这一滴水是从花园的水池里舀来的,所以这滴水中有很多微生物,将近数千个。这一滴水世界,而这些微生物是这个“世界”中的居民。在太阳的照射下,这个世界越来越小,“居民”们也一个个逃的逃、追的追,纷纷挤在一起,最后水世界消失了,“居民”也死了。
读完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我们人类,如果我们生存的地球也被破坏了,生活环境变小了,那这60多亿的人们又会如何呢?也许就像文中的小水滴一样渐渐变少了,最后甚至会消失。当然“世界末日”不会像水滴一样几分钟内就消失,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珍惜地球,珍惜地球上的一草一木。保护地球要从大家做起,那怕植一棵树、不用一次性筷子、不用餐巾纸等等。
据说,全世界每年单是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消失600万棵树木,约是二片森林被做成一次性筷子。在广州市,一年中做成的筷子就会让我们失去5万棵树龄60年以上的大树。看!这是多么可怕的数据啊!树是制造氧气的重要植物,没有了树木,就没有了氧气,没有了氧气,人们就无法生存。可见树木对我们人类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啊!
如果不想成为小水滴中的“居民”,就让我们来珍惜这个可爱的地球吧!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就别再破坏我产的地球了!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树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2)
《乌拉.波拉故事集》这本书非常好看,我喜欢《鬼迷亨利》这一章,这一章讲述的是:从前,有个人叫:乔青.柏塞尔。他是个胆小鬼,他总觉得世界上有鬼,所以,大家就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鬼迷亨利。有一次,在冬天,斯坦堡地方的旅馆老板生病了,洪医生叫鬼迷亨利带一瓶药水到森林里去。鬼迷亨利提着大风灯在路上走,前面一段路都是平平安安的,毫无足以引起害怕的东西。后来到了树林的时候,气候非常寒冷,于是,鬼迷亨利就放下大风灯,想戴上手套。刚带好的时候,他看见前面有一个黑色的巨人,把鬼迷亨利给吓了一大跳。鬼迷亨利做什么动作,黑色的巨人也做什么动作,这也把鬼迷亨利个吓了一大跳。这时候,他不小心把火给搞灭了,所以,鬼迷亨利只好不带大风灯了。可是,他走着走着就觉得没有灯不行,于是,他又回去拿大风灯,重新把火给点好。这时候,他又看见了那个黑色的巨人。这时候,又看见了一个黑色的小人,他也很害怕。仔细一看,原来是洪医生,鬼迷亨利把刚才遇到的事情全都告诉了洪医生。洪医生说他也要去看一看,看完后,洪医生笑着对鬼迷亨利说:“这是你自己的影子呀!”
又有一次,在晚上,有个病人要动手术,所以,叫亨利去给主人手术刀。在走的时候,他看见路上有很多一闪一闪的东西,于是,亨利就跟着他们走了。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块沼泽,亨利突然觉得自己迷路了。不过,在不远处,来了一辆车子,于是,亨利就搭着车子走了。农民说有一次,有一群乞丐想到村子里去弄点儿吃的,借点儿住的,可是,村子里的人们都把他们给赶走了,在乞丐们走的时候,就全死在沼泽里面了,他们的灵魂就是拿些一闪一闪的东西,想引人们到沼泽里面淹死。其实,那些一闪一闪的东西就是萤火虫。
还有一次,在晚上,他看见有一个怪物在前面,还听见了惨叫声。他回去问医生,原来,那是一棵烂掉的树,后面还有一个小松树,这是那个怪物。树上有一只鸟,那只鸟会经常叫,这就是发出惨叫声的东西。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世界上是没有鬼的,只有相信有鬼的胆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