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夫人叫什么名字?将介石叫夫人吗

bk2898 101 0

蒋介石的夫人叫什么名字?

可以说题主的这个问题很有“深度”,可能在我们很多人的一看到这个题目,之一个想法一定是“蒋介石的夫人不就是宋美龄呢?有什么好问的!”。

其实不然,因为蒋介石这一生总共有四位夫人,宋美龄只是他的最后一位夫人,并这四位夫人更是个个美艳的不可方物。

蒋介石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迎娶了自己的之一位夫人-毛福梅。因为毛福梅的年龄比蒋介石大,而且还是一个裹着小脚的传统女人,所以并不是很讨蒋介石欢心。在后来蒋介石将他休了,不过因为二人育有一子-蒋经国,所以他们二人“离婚不分家”,蒋介石也会经常去看望她。

其实严格来说姚冶诚并不能算是蒋介石的夫人,毕竟两人也只能算是同居关系,蒋介石并没有娶她过门,二人并无夫妻之名。

姚冶诚本为歌舞厅交际花,蒋介石遇到她后,被她的善良与温柔所吸引。但由于蒋介石母亲思想比较传统,坚决不同意让姚冶诚进门,所以蒋介石便只能和姚冶诚同居。姚冶诚也成了蒋介石所有妻妾中唯一没有正式名分的一位,因为一直没有生育,便在与蒋介石分手后收养了蒋纬国。

陈洁如应该是蒋介石一生的挚爱没跑了,我们从蒋介石遗留的书信中便可看出其中的端倪。

陈洁如年轻时真的很美,仿佛一抹茉莉花,蒋介石也为之倾心,蒋介石最后用一句“我定将用我的鲜血,为你写下一张永爱不休的誓书。”打动了陈洁如。两人婚后过得也是十分的幸福。不过在蒋介石将要迎娶宋美龄之际,陈洁如在其劝说之下出国留学,正式与陈洁如脱离关系。此后陈洁如孑然一身收养一女-瑶光。

1927年12月1日,蒋、宋二人正式结婚。蒋介石当众说宋美龄是他“理想中之佳偶”,宋美龄也说“非得蒋某为夫,宁终身不嫁”。所以这桩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婚姻,从一开始就被人们津津乐道。

得益于宋美龄和英美各国良好的关系,为蒋介石获取了一定的军事援助,加上去了宋美龄后与孔祥熙形成连襟关系,使得蒋介石在地位和财政上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所以蒋介石对宋美龄很是尊重,从此以后蒋介石也在未纳过妻妾,宋美龄也成了他的最后一位夫人。

提到蒋介石的夫人,很多人都说是宋美龄,其实蒋介石不止有一位夫人。不过大家也不必要大惊小怪,因为在民国时期,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蒋介石与之一任夫人毛福梅结婚,可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时蒋介石要比毛福梅还要小上5岁,在封建 社会 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由于两人是包办婚姻,所以两人结婚之后感情也不怎么样。而且蒋介石本身也很忙,因此有时候难免会冷落毛福梅。

民国时期除了多妻制比较常见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虽然夫妻之间感情不怎么样,但是仍然会生育子女。

比如说他和毛福梅就生下了蒋经国,这也是蒋介石唯一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后来为了追求宋美龄,只好登报和毛福梅离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以宋美龄的身份地位肯定不可能做小。不过虽然这样说,但是毛福梅作为传统女性肯定不愿意。最后还是托人后好说歹说才勉强同意。

不过虽然同意,但是仍然坚持离婚不离家的原则。之后毛福梅一直住在蒋介石的老家,蒋介石每次回去的时候,毛福梅都要给他做几道拿手小菜。

可惜的是到后来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轰炸蒋介石的老家。毛福梅死于轰炸当中。

说起蒋介石的第2任夫人,中间蒋介石有好几次想和他撇清关系,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姚冶诚本来是上海的一名卖艺女子,虽然嫁了一个丈夫,但是俩人关系不怎么样。

结婚没多久之后便离了婚,偶然之间和蒋介石认识。他也想光明正大的被蒋介石娶回家,但是由于他的身份并不被蒋介石的母亲所接纳,所以迟迟未能进入家门。

在日常生活上面,姚冶诚可是给蒋介石惹了很多的麻烦。比如说姚冶诚并不像传统女人,诸如毛福梅那样如此的顾家。从小漂泊于 社会 的姚冶诚,非常喜欢赌博。

甚至就是在1920年5月份,蒋介石得了非常重的病,一连在床上躺了好多天。姚冶诚都顾不得去照顾她。直到后来蒋介石被送到了医院,他才在三天之后赶过去。

正是因为就医这件事情,让蒋介石彻底的寒了心。蒋介石在这件事情之后曾经想彻底和他撇清关系,但是姚冶诚想要很多的安置费,结果没能谈妥。

最后蒋介石只能冷处理,分居之后,两人的感情反而好了起来。尤其是蒋介石把养子蒋纬国交给她来照顾,她也多次带着这个养子去看望蒋介石。

然而两人分居的过程当中,又出现了第3个女人陈洁如。对于这个烟柳巷出来的女子,陈洁如并不怎么喜欢。所以每次他来看蒋介石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受点气。

正如我们上文所说,陈洁如敢给姚冶诚气受,可见不是一个一般的女子。诚然,陈洁如确实不一般。他本来是蒋介石的好友张静江老婆的朋友,机缘巧合下认识的。
▲陈洁如中

因为当时蒋介石经常去看望张静江,而陈洁如也经常去找张静江的老婆玩。两个人去的次数多了,难免会有碰面的时候。

在蒋介石的疯狂追求下,陈洁如终于同意了两人交往。并且在1921年的年底,两个人在上海完婚。但是在这之后,蒋介石奉命北伐,两人分开一段时间。

也正是由于陈洁如的年龄比较小(差了18岁),所以经常和蒋介石闹一些别扭。再加上蒋介石一直东奔西跑,两人也算是“异地恋”。本来一个抱抱就能好的事情,只能诉诸于笔端。

而陈洁如经常在心里面耍一些小孩子脾气,每次都需要蒋介石哄好久。一直到蒋介石,彻底的在黄埔军校安定下来,更是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校长。

而陈洁如也以校长夫人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里面,一时间可谓是风光无两。正如我们上一所说,陈洁如有很多小孩子脾性。见面少还好,见面多就麻烦了。

在蒋介石执政黄埔军校期间,陈洁如又经常惹是生非。次数多了也让蒋介石非常疼痛,想把他赶紧支走。更何况后来认识了宋美龄,更加想让陈洁如远离自己了。

所以在1927年的时候,蒋介石骗陈洁如让他出国进修。而自己则是偷偷的在上海和宋美龄举行了婚礼。在两人婚礼的时候,陈洁如的船只正行驶在大洋上。

他知道蒋介石结婚,还是从船上的广播上面得知。彻底看清蒋介石的目的之后,两个也算是彻底的断绝了婚姻关系。

有关于蒋介石和宋美龄两个人的故事,可能就算是我不说,很多人也能略知一二。有人说当时两个人结婚的目的不单纯,蒋介石需要人扶持,宋氏家族需要投资一棵大树。

然而不管怎么样,两人在婚后之后的感情一直非常好。要说两人结婚唯一的“阻力”,可能就是蒋介石之前的几位夫人。正如我们上文所说,宋美龄不可能做小。

因此为了达到这个条件,蒋介石尽可能的撇清和之前几任夫人的关系。之一任何第二任还好,唯独是第三任陈洁如不好糊弄。因为他是蒋介石花了大心思追到手的,实在不好意思开口,说要撇清两人的关系。
所以他只能想了一个办法,把陈洁如骗出国留学。因此才有了我们上文的一幕,陈洁如坐在船上,得知了蒋介石又结婚的消息。

宋美龄(1898年3月4日—2003年10月24日;另有报道说是1897年),海南文昌人,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中国 *** 和中华民国的卓越领导人,在1943年6月至1949年1月期间担任中华民国之一夫人。

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是蒋介石的外交助手。

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 历史 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 宋美龄逝世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 给其亲属发唁电,对宋美龄女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 并发表谈话说,宋美龄女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她曾致力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对国家分裂,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兴盛。

将介石叫夫人吗

蒋介石前前后一共有四个夫人: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宋美龄。
1、原配毛福梅,学名从青,奉化岩头村人,生于1882年十一月初九。1901年与14岁的蒋介石成亲,一生勤劳贤惠,辛苦持家,支持蒋介石求学从军。1939年12月12日,从宁波方向飞来6架日军飞机,毛福梅不幸被无情的炸弹炸死,蒋介石和其子蒋经国心如刀绞,誓言“以血洗血”。

2、侍妾姚冶诚。姚出身卑微但却深明大义,蒋介石的早期革命生活,常常颠沛流离,姚冶诚一直支持他,姚冶诚一直没有生育,收养一子蒋纬国,视如己出,母子感情甚好。1927年蒋介石与姚冶诚断绝同居关系,1966年姚冶诚在台湾病逝。

3、如夫人陈洁如。出身贫寒的陈洁如却有着姣好的面貌与不俗的气质,1921年两人沪上相遇后蒋介石开始对陈洁如热烈的追求。终于在同年12月5日双方举行公开结婚典礼。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前,了断了这段尘缘,送陈洁如去美国留学。陈洁如此后终身未嫁,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教育硕士学位。陈洁如未育,收养一女瑶光。1971年在香港病故。

4、总统夫人宋美龄。这是中国现代的一个传奇故事。蒋介石为了和宋美龄结婚,受洗礼成为基督徒,和原来的夫人们断绝夫妻关系,此后宋美龄作为蒋家王朝和宋氏家族的重要一员,度过了传奇的一生。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病逝美国,享龄106岁。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中国最后一个诰命夫人,蒋介石亲自册封送贺礼

“诰命夫人”之称由来已久,古代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也就是说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有俸禄,没实权。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诰命夫人叫王月英,是成吉思汗的32代孙媳妇,这个“诰命夫人”的称号还是蒋介石亲自册封的。

当时,内蒙古乌审王府的小王爷奇世英到了婚假的年龄,他是成吉思汗第三十二代嫡孙,多罗贝勒衔位。虽然清朝已经灭亡多年,但是为了笼络内蒙古各方势力,历届国民 *** 承袭袁世凯任大总统时颁布的《优待蒙古条例》,从而使清代的盟旗制度在鄂尔多斯得以完整地继承下来。

王月英,蒙古名乌云陶德,出身贫寒,一次偶遇,小王爷对这个衣着寒酸的女子一见钟情,并给她起名字“王月英”,意为从“天上掉下来的月亮”。两人很快喜结连理。

小王爷的三叔奇玉山是蒋介石的干儿子,所以蒋介石对乌审小王爷的婚事格外看重。不仅亲笔签发贺函,还授王月英“诰命夫人”尊号,拨款二十万元作为国民 *** 的贺仪。

婚后二人生活甜蜜,相互扶持几十年,乌审王爷在回忆录中说到:“……那一刻,天上的月亮掉在了我的跟前,我一下意识到是万能的长生天把她送给了我。”

附:

官员夫人等级

从一品:诏命夫人 ,从二品:诏命夫人 ,从三品:淑人 ,从四品:恭人 ,从五品:宜人 ,从六品:安人 ,从七品:孺人

人民英雄杨虎城,为何惨遭蒋介石杀害?揭露杨虎城的死亡真相

大家都知道,在一九三七年时,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那时的国民 *** 还在一心“剿共”,秉承着“攘外先安内”的原则,对日本的大肆侵略,施行不抵抗,但是有这么两个爱国人士,联合起来发动了“西安事变”,胁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同抗日。

时间首先来到一九九零年,因为国民 *** 的政权更替,被蒋介石软禁的五十多年的张学良,被释放了出来,重获自由的张学良,在一次外国媒体的采访中,向外界道出了那个尘封已久的秘密,和杨虎城将军人生中的光荣事迹。

杨虎城将军,一八九三年出生于陕西蒲城,在那个时代,大部分人都家境贫寒,他们家同样也不是例外,他的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木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仅仅只能养家糊口,因此他也只读了两年的书,就去给人当了劳工,不过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算过得去。

但是好景不长,在杨虎城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被清 *** 杀害了,这使得他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推翻封建的种子,到了一九一一年,刚刚成年的他,积极地投身革命事业,参加了武昌起义,并且还参加了当时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但是就算这样,当时的中国仍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他看到革命还尚未成功,于是在一九一七年的时候,他又加入了当时陕西民主革命仅有的一支武装力量-靖国军,再后来他去参加了 *** ,并且在军队中一直积极奋战,在一场场的战斗中脱颖而出,立下大功,

其中就有著名的西安城守卫战,一九二六年,杨虎城奉命拖延一下敌军的进程,因为当时的大家都知道,西安城是守不住的,因为杨虎城只有一万多人的守军,并且还都是重新整编的残余兵力,反观敌人这边,有着数十万的精兵悍将,但是在这场战斗中,杨虎城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以仅仅一万多人的兵力硬生生跟敌人对峙了八个月,并且成功守住了西安城,这使得杨虎城一战成名,成了国民军的守城将军。

并且之后的他坚决拥护孙中山的政策,这使得他的职位一直在不断上升, 先后担任师长、军长、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 *** 主席等等的职务。

到了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侵华,并且放下狂言要三个月内拿下中国,这时的东北三省已经沦为了日军的盘中餐,张学良 也因此被迫从东北撤离,杨虎城看着自己国家一步步被侵虐,而国民军却还在想着怎么内战,他的心中瞬间感慨万分,在国家大义面前,最终他选择与张学良合作,一同拥护中国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政策,坚决抗日、反对内战,就这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这次西安事变的爆发,也成为了张学良与杨虎城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十二月十二日时,杨虎城派遣自己的手下孙铭九捉拿蒋介石,可当到了蒋介石的卧室之时,却没有发现人影,杨虎城瞬间慌了。

张学良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同样吓了一大跳,以为是计划败露,让老蒋直接跑了,不过最后经过仔细的侦查,在华清池的后山,找到了蒋介石,并且成功将他送到了张学良事先安排好的地方,在那一天,张学良与杨虎城向外界发出了共同抗日,国共合作停止一切内战的通电,这时的蒋介石也骑虎难下了,最终只得被迫接受联合抗日的主张。

在同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毕竟蒋介石是 *** 的委员长,并且在外界的多方干预之下,张学良只能给他完好无损地放了出来,最终老蒋回到了南京,本以为一切都风平浪静,好像这次的西安事变就这样结束了一样。

但是老蒋可没有那么大度,在他到了南京稳定下之后,就立马处置了两名发动者,那就是张学良和杨虎城,因为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绑架,更像是兵变和造反,作为 *** 的下属,竟然直接背叛自己。

这种行为,显然是蒋介石无法容忍的,于是在他稳定下来之后,就立马派人到洛阳,将张学良带了回来,而杨虎城则立马被撤销了全部的职位,在西安的势力也被清理的一干二净,虽然浴血奋战打下的荣誉都消失了,但毕竟是牺牲小我成就大家了,杨虎城也被蒋介石逼迫到了欧美考察。

直到抗战爆发之后,国内的战争并不理想,杨虎城为了自己的国家,他不管不顾地从欧洲又来到了香港,准备再次投身于抗日工作之中,此时的老蒋看到报仇雪恨的机会到了,西安被扣留的仇恨依旧让他念念不忘,于是他利用杨虎城抗日心切的心理将其骗到了南昌,将他彻底软禁在了这里,并且蒋介石怕杨虎城出逃,还将他的家人全部带了过来,还加派了一个连的兵力,负责看管杨虎城,以免发生意外。

杨虎城在这个地方关押了十二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杨虎城彻底丧失了自由,虽然和张学良一样被监禁,但是两人的待遇和自由程度却差距非常大,张学良不仅可以随意买到任何东西,而且可以有一个活动范围,但杨虎成就被区别对待了,不但不能见任何人,更是不能出入。

一直到了一九四九年,解放战争接近尾声了, *** 的颓败已经成为了定局,蒋介石将要逃到台湾去,在逃亡过程中,老蒋并没有忘记张学良,甚至不惜花重金将张学良这个“累赘”也带着,但是对于杨虎城,他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蒋介石下令,杀了杨虎城。

虽然当时在重庆会议上,我国曾要求他们释放杨虎城,不过被蒋介石坚决否决,并且派遣了当时的国民军内部著名的特务-毛人凤,去处理杨虎城的一家,这个人大家应该有所耳闻,是当时国防部保密局的局长,出了名的心狠手辣。

毛人凤接到命令之后,没有丝毫的迟疑,首先就是将杨虎城的儿子杀死,要知道,当时的这个男孩连成年都没有,最终杨虎城及其一家全部都被残忍杀害,甚至连当时他的秘书也没有逃过一劫。

到了一九九零年,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逝世,这次事件的主人公,张学良也获得了自由,张学良在结束监禁的一次采访中,说出了自己的秘密,那就是为什么当初蒋介石只杀了杨虎城。

根据张学良的叙述,西安事变中杨虎城才是真正的策划者和领导者,是西安事变的真正主谋,这主要就是因为,当初西安事变的发生地是在陕西西安,就像我们前面提过的,杨虎城曾是 陕西省 *** 主席,是陕西整块地方真正的老大哥。

张学良在当时也只是以一个从犯的身份,参与到了这个事情之中,西安事变不管是预谋阶段,还是到实施的时候,杨虎城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大家就好奇了,怎么张学良会那么出名呢?这主要就是因为张学良当时的家庭原因,和他的一些风流往事,所以使得他比较出名,这件事背后真正的人其实是杨虎城。

不仅于此,杨虎城之前还曾是冯玉祥的部下,了解过的朋友应该知道,蒋介石跟冯玉祥曾经可是死对头,即使杨虎城最终来到了自己的手下,但是像老蒋这么多疑的人,肯定不会完全信任他的。

而且当时的西北军是一只实力非常强大的军队,但是他们却只听命与杨虎城,就算是老蒋的命令,他们也可以不听,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眼中钉肉中刺。所以说只有杨虎城不在了,他才能顺理成章地接管西北军。

不仅如此,在老蒋被逮捕的那几天中,杨虎城曾经多次提出过要处决蒋介石,面对着一个曾经想取自己性命的人,蒋介石怎么又会心慈手软呢?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蒋介石才会对杨虎城痛下杀手。而对张学良仅仅只进行了五十多年的软禁。

而蒋介石当初为什么没有杀张学良呢?之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仅仅是西安事变的从犯,老蒋也明白西安事变的主导人其实就是杨虎城,张学良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并且张学良还救过他的性命,这就要从当初说起,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命令手下不能伤到老蒋的性命,并且还自己亲自押送蒋介石,这才使得老蒋保住了性命。

不仅如此,在此之前张学良也给蒋介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原本中原大战的关键时刻,张学良公开表示支持老蒋,这才让他在鱼龙混杂的国民政权中逐渐闻名,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张学良,就不会有现在的蒋委员长,张学良确实是真把蒋介石当成了自己的兄弟,但是为了国家大义才绑架了他,这也是他仅仅只被软禁五十年的主要原因。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理由,那就是张学良的父亲是张作霖,这人大家应该有所耳闻,他可是当初煊赫一时的北洋军阀,不仅参加过甲午中日战争,还曾经号称“东北王”,负责东北三省的所有陆军,更为传奇的是,张作霖在直奉战争过后,直接打进了北京,当过一段时间的国家统治者,但是因为东北被日军大肆进攻,他也只能返回东北地区。虽说在一九二八年的时候,被日军暗算身亡,但是蒋介石还是要给他几分薄面的。

并且张作霖那几十万的东北军,可是留给了张学良,如果这个时候将张学良也一并处决了,那么东北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搞不好他们为张学良寻仇,直接又掀起了内战,而且他俩有着多年的感情,像是拜把子的兄弟,所以于情于理,蒋介石都不会杀掉张学良的。

不仅如此,张学良跟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关系也非常好,晚年的张学良也曾经说过,“我没死的原因,完全是因为蒋夫人保的”,这样看来一切似乎都说的明白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杨虎城的牺牲是非常可惜的,西安事变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虽然当初张学良在之后活了下来,但在二零零一年的时候,也离开了人世,自此,这件事的参与者都已经逝去,但是英雄却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蒋介石的3位女婿都是谁?他们的人生结局大不一样

蒋介石一生共娶了四位夫人,分别上原配毛福梅,侍妾姚冶诚,前妻陈洁如,还有被世人所熟知的宋美龄。

原配毛福梅生长子蒋经国,姚冶诚收养次子蒋纬国,虽然蒋纬国不是亲生儿子,但蒋介石却对蒋纬国也视为己出,蒋纬国也是被大家所熟知的蒋家二公子。

然而蒋介石另外两个夫人还都收养了自己的孩子,但她们各收养了一个女儿。

陈洁如收养的女儿蒋瑶光、宋美龄收养的女儿谭祥。但在名分上,也算上蒋介石女儿。

但两个女儿不像两兄弟被人们所熟知,却显得更为神秘。

1918年31岁的蒋介石任任粤军总司令部作战科主任,半年后任粤军第二支队司令驻闽。因受粤军将领排挤,常离职滞居上海,曾与张静江、陈果夫、戴季陶等合伙做交易所投机生意。

在灯红酒绿的上海,蒋介石结识了陈洁如,当时陈洁如只有14岁,并对陈洁如展开了热烈的追求,陈洁如出身富商家庭,家境较好,后来表明自己已经和原配和侍妾已经脱离关系,许诺“你将是我独一无二的合法妻子”。

最终打动美人芳心,1921年34岁的蒋介石在上海永安大楼和16岁的陈洁如举办了婚礼,婚后,蒋介石对小妻子呵护有加,但两个人始终没有怀上孩子。

在蒋介石做黄埔军校校长期间,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去参观广州平民医院,得知一位华侨家属接连生了多胎女孩后,想要一个儿子,结果生下来的还是个女孩。当时婴儿生母准备把孩子送人,何香凝便把孩子抱到家中。

正巧蒋介石夫人陈洁如到访,而且非常喜欢这个漂亮的婴儿,何香凝最终将孩子托付给陈洁如,陈洁如正式收养这个女孩。

给女孩取名“陪陪”,大有陪伴母亲之意,学名蒋瑶光。

对于蒋介石来说,他已有两子,对于这个女儿自然也非常喜欢,蒋瑶光也跟在父亲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但蒋介石偏偏后来又遇到了宋美龄,为了得到宋美龄家族的支持,蒋介石决定迎娶宋美龄,为此,他故技重施,先上欺骗陈洁如,让她送美国留学,让后在报纸上宣布和陈洁如断绝关系。

当时蒋瑶光跟随陈洁如的母亲生活,1933年陈洁如从美国归来,蒋瑶光才回到了母亲身边,但那时候蒋瑶光已经改为母姓,名叫陈瑶光。

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之后,一生也未生育,但宋美龄却有一个养女,名叫谭祥,当时蒋介石追求宋美龄,宋家人除宋霭玲之外的其他人都表示反对这桩婚事,然而湘军领袖谭廷闿劝说宋子文,才成就了蒋介石的美事,谭廷闿何许人也?

他曾中过清朝状元,但因为慈禧太后比较憎恨戊戌变法的谭嗣同,就迁怒于谭廷闿,取消了他的状元。

后来谭廷闿加入国民 *** ,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养女,正是谭廷闿的三女儿,收养谭祥也算上一种感激之举。

陈瑶光的婚姻也是非常传奇,陈瑶光一直跟随母亲陈洁如生活在上海,后来她认识了一个朝鲜人,此人姓安,后来两个人恋爱,但母亲陈洁如非常反对这他们结婚,陈瑶光不顾母亲反对,还上嫁给了这个朝鲜人。

还为此人生下了两个孩子,1945年日本战败,陈瑶光的丈夫被发现是日本特务,身份暴露以后,此人就逃之夭夭,陈瑶光只能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时常需要母亲陈洁如接济。

后来陈瑶光又和陆久之结为夫妇,周安琪是陈瑶光的朋友,她知道陈瑶光的遭遇之后,非常的同情,周安琪又上汤恩伯秘书胡静如的妻子,她便介绍了汤恩伯的世交陆久之给陈瑶光。

1946年陈瑶光和陆久之结婚,陆久之本是汤恩伯部下,被汤恩伯任命为少将参议,其实陆久之是一名真正的红色特工。

但对于陆久之这个特殊身份,在 *** 内部还是得到了照顾。

1961年陈瑶光和母亲陈洁如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居住,但陆久之则留在了大陆,1983年陆久之曾去香港探望妻子,之后就一直居住上海。2008年,106岁的陆久之老人因病去世,一位传奇的红色特工就此离开的人世。

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养女谭祥的婚姻就比陈瑶光的婚姻幸福得多了,她嫁给了蒋介石眼中的红人陈诚。

1930年,谭廷闿病重,临终之前托付蒋介石和宋美龄,为谭祥选婿,作为养父母的蒋介石夫妇当然义不容辞。

经过一番的挑选,蒋介石选中了陈诚,陈诚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但是当时陈诚已经成家,1931年陈诚和自己的原配吴舜莲离婚,随即和谭祥结婚。

谭祥婚后非常贤惠,颇有大家闺秀之风,在陈诚遇到为难之时,曾多次出面向养父母求情,以让丈夫化险为夷,1948年陈诚任台湾省主席兼任警备总司令,后出任行政院长等。

在台湾可谓是位高权重,对于蒋介石的三个女婿,一个是日本特务,后返回日本,一个是红色特工,一直留在大陆,一个是他的心腹爱将,一直跟随左右。

可谓是人生大不同,各有各的命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