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是什么意思?翰林在我国古代是什么官名?

bk2898 124 0

导语:翰林的意思: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的文学官职。翰林在唐代是为朝廷撰拟文书的官,唐玄宗设翰林学士。和大家分享有关翰林相关的内容。

1、翰林的拼音

读音:hàn lín。

出处:《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

翰袭敏知林造句。拍消

1、进入翰林院,才有入阁拜相的可能;其他进士可以担任地方官、六部官员或监察官;举人出身就只能从教谕等低品级的小官做起。

2、这一瞬间的羞耻感,直让杨翰林头昏眼晕、大脑充血。

3、承安进士,历任州录事、县令、国史编修官、翰林直学士。拿陪

4、目前,的两家全国总代已换为朝华科技和翰林汇。

5、由翰林院编修转御史,为人坦白忠厚,居官以廉直称,耿直敢言,弹劾无所避,时称“敢讲御史”。

2、翰林是中国古代官名。

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衫团掘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

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或祥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

翰林的笔顺:

翰总笔画:16笔。1.一(横)、2.丨(竖)、3.丨(竖)、4.ㄱ(横或核折)、5.一(横)、6.一(横)、7.一(横)、8.丨(竖)、9.ノ(撇)、10.㇏(捺)、11.𠃌(横折钩)、12.丶(点)、13.㇀(提)、14.𠃌(横折钩)、15.丶(点)、16.㇀(提)。

林总笔画:8笔。1.一(横)、2.丨(竖)、3.ノ(撇)、4.丶(点)、5.一(横)、6.丨(竖)、7.ノ(撇)、8.㇏(捺)。

3、在古代"翰林"是什么意思

1、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

2、指文士。 唐杜甫《宴胡侍御书堂》诗:“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译文:文士向来以具备修养而闻名,墨客自来推崇无愧于本心,不违背礼法。

3、鸟栖之林。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译文:自从妻子死后自己仿佛林中的鸟儿,原本双宿双飞,一夕之间突然形单影只。

4、官名。指翰林学士。

5、官名。指 唐 宋 翰林院官员。

6、官名。指 清 代翰林院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

7、指翰林院。 唐韩愈《董公行状》:“桥橘﹝ 公 ﹞拜秘书省校书郎,入翰林为学士。”

译文:进入翰林院为学士。

8、地名。徐州户部山上的翰林街。

9、古民居。在徐州户部山。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代为朝廷撰拟文书的官。唐玄宗设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机要秘书,曾为李消租内相。明清设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起居,草拟制诰。其长官以大臣充任,称“掌院学士哪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