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年轻的少将是谁 中国最年轻少将年龄
最年轻的开国少将,12岁参加红军,却不幸死于一场车祸
新中国最年轻的少将是谁
新中国以来的.不是那帮老革命,就是新军人,谁是最年轻的少将和平时代的最年轻的少将是 *** 41集团军的军长贾小韦!!授衔时只有39岁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至今健在最年轻的开国上将:曾被埋地下38小时,为什么靠两只苍蝇获救?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许多人的奋勇拼搏,在这之中就有着多位为祖国出生入死的将军,他们经历过许多生死攸关的事情。在战场上的他们,面对枪林弹雨从不退缩,英勇无畏直向前,他们一直冲锋在前,他们的经历是比电视剧中演的还要精彩。
而在这些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人中,就有一位在战争之中曾因飞机落下的炸弹被埋在地下38个小时,最后靠着两只苍蝇得救,经历令人震惊。

生平简介
王扶之是出生于陕西省的一个农村家庭孩子,他的家庭十分贫穷,在他五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不幸去世,由于家中的生活十分贫困,他的父亲只得带着他去一家地主家打工,而他也在地主家成了一个放牛娃。当他后来再长大一点后,他的父亲就把他送进私塾去念书,在空闲时间,他也会去附近的一些农场进行工作,以此来赚取生活费,他只在私塾中读了三个月,但就是这三个月是他文化启蒙的萌芽开始。
在他12岁的时候,由于有着比常人高的身高,便谎称自己17岁加入了红军,在第二年的时候王扶之便加入了中国 *** 。在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在部队之中担任着测绘工作,但他也参加了重大的战争战役和战略行动,在抗战时期的他更是一人担任多职,带领部队英勇作战,立下了许多功劳。在抗日战争之后,他便获得了副市长的身份,并且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那时的王扶之才仅仅27岁。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之上,王扶之在战士作战的坑道之中和记者一起修改着新闻稿件,就在此时,美国的轰炸机在空中突然朝他们袭下炸弹,而炸弹落下的地方就正好在王扶之的旁边,在修改新闻稿件的王扶之和记者都受到了一定的伤害,他们更是被埋在了土中。
王扶之被埋坑道
王扶之被埋在坑道之中虽然没有生命之忧,但却被落下来的石头给砸晕。在醒来的时候,眼前已经是一片漆黑,自己的大腿也被石头给压住,王扶之将军被埋在坑道之中已经生命垂危,只能希望外面的战士们能够将尽快找到他并将他救出,摆脱危险。

彭老总和吴信泉将军听到了王扶之将军被埋在坑道之中的消息,心急如焚,便立马下令一定要将王扶之将军给救出来,部队派出了许多战士们去营救,但是被炸弹毁坏的土层太厚,他们挖了一天也没有能够找到王扶之,当时人考虑到王扶之在地下埋了这么久,空气又不流通,早就可能牺牲。吴信泉在听到虽然十分难过,但他在心中也已经接受王扶之将军可能牺牲的猜测。
就在大家准备要放弃的时候,一名工兵却站出来大声的说,王扶之师长可能还活着,因为这名工兵看到了两名苍蝇从王扶之被埋的洞中飞了出来,而这也就说明王扶之将军被埋的坑道还有空气,王扶之将军可能还活着。大家听完这个消息都十分高兴,从坑道之中飞出的苍蝇给大家提供了具体的方向,大家顺着苍蝇飞出的方向努力的去挖掘。

最终部队的士兵们经过了38小时,终于在黑暗之中找到了王扶之将军,当时的王扶之将军身体并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只是受了点轻伤,吴信泉将军得到这个消息十分激动,立刻向彭老总汇报了这件事情,当时的彭老总已经正在准备王扶之将军的后事,当彭老总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在激动的同时更多的是不敢相信,他不断地告诉别人,两个苍蝇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奇迹。
在王扶之获得救援之后,听说了竟然是两只苍蝇救了自己,他便一直把两只苍蝇看作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并且从此之后他便不在拍苍蝇,但是令人可惜的是,在被救出之后王扶之想要感谢的这名发现苍蝇的工兵,但却一直没有找到他。
在抗美援朝结束之后,王扶之被授予国家二级勋章,在1953年的时候,王扶之回到中国任命于人民 *** 第39师的师长,在1964年的时候被晋升为少将。

结语
在被埋入坑道中的王扶之因为两只苍蝇获救,因此,他便对苍蝇有着不同常人的情愫,他把苍蝇十作为自己的救命恩人。王扶之将军一生为祖国做出了许多贡献,他的一生都是传奇和令人敬赞的。
至今仍健在的5位开国将军,最年轻的100岁,最年长的已经110岁
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当金戈铁马的岁月,只能在电视剧里重温,这就意味着老兵们开始慢慢凋零。
1955年的大授衔,距今已67年,绝大多数开国将帅们早已远去,现如今只有五人健在,最年轻的都100岁了,年纪更大的已经110岁了。
我们来介绍一下人健在的5位开国将帅。
第1位就是张力雄少将。
张力雄少将出生在福建贫寒农家,他们家却始终在温饱线上下挣扎。
直到有一天,参加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之后,张力雄才明白:不建立一个属于民众的政权,他们再吃苦耐劳都无法改变饥寒交迫的现状!
1931年,年仅18岁的张立雄成了党员。1932年,红军来到了张力雄的老家征兵,张力雄第1个报名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从此拉开了他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
张力雄是新兵,却是一个老党员,他凭借着作战积极勇敢,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当上团政治部主任,他有好几次命悬一线,死神都与他贴身而过。
第1次是湘江战役。第5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不得不战略转移,由此拉开了伟大的长征的序幕。
在长征中之一场恶战,便是强渡湘江(出来八万人,湘江一战剩下5万)。由于李德指挥,红军几乎把根据地的坛坛罐罐都背在了身上,极大影响了红军的速度。
使得在湘江战役中担任红军后卫工作的红五军团带来了极大损耗,而张力雄将军所在的红34师是红五军团的后卫部队,可以说是红军中后卫的后卫,战斗之惨烈,基本上九死一生。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面对装备火力上占尽优势的敌军红五军团的和红34师为了保护大部队顺利过江,像钉子一样牢牢的钉在阵地上。
在这场钢铁与钢铁的意志的交战中,红34师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部队建制被打残,几乎全军覆没。
他们的师长陈树湘同志负伤被俘后,在担架上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
34师损失惨重,只有包括张力雄在内的几个人突出了重围,追上了主力部队!
第2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是在西征中——这是很多人心中永远的痛
张将军参加了高台血战。1937年西路军攻占高台之后,占据此处的军阀,马家军立即调动大批人马向我军反扑,马家军是一支以宗族宗教为纽带的封建军队,部队里的士兵世世代代为军官效力。可以说他们的眼里只有主子,乡土意识极为的浓厚,军队极其的残忍。
马家军人数几倍与我,红五军虽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张力雄身负重伤,幸亏得到了群众的救治才与死神擦肩而过。
可以说在土地革命时期,张力雄几乎经历了红军 历史 上最为惨烈的几场战斗,这些经历成为了他军事生涯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淮海战役,中原突围等大战。1955年被授予了大校的军衔,并于1961年晋升少将。
退休之后的张将军也没有闲着,甚至在2019年10年,已经106岁的张将军还在奋力疾呼助力武术入奥。
第2位,中国神经外科之父涂通今将军。
老将军和张将军是福建老乡。略有不同的是张将军是无敌战将,而涂通今将军是手术台上的拿破仑。
他1932年加入红军,由于有文化,被分到了卫生队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很快他被推荐至卫生学校深造……老将军成为了一名军医。
在经历了炼狱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涂通今将军进入中国医科大学学习,担任延安和平医院主治医生,这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转变,在这里他完成了一名普通医生到外科医生的转变。
战争年代,外科医生的条件非常的艰苦,缺医少药是常态,就算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涂通今全力帮助战友减轻痛苦。
在这期间他逐渐成为我军中医疗卫生,能独当一面的台柱子。
解放战争时期,他被派去参加解放东北的作战行动,并且参加了辽沈战役以及平津战役。
在辽沈战役中,他指挥部署了对6万名伤员的医治工作,保证了70%的归队率!
建国后涂通今被推荐至苏联学习,在苏联,当他被苏联人介绍是红军长征的英雄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让涂通今将军骄傲不已。
他在苏联学习的是神经外科,这对于涂通今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但是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年仅41岁的涂通今将军成功的攻克了神经外科诸多难题。
回国后和战友一起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神经外科,说老将军是我国神经外科之父,一点也不夸张。1955年涂通今同志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
第三位文击将军
文击将军和前两位将军不同,他没有参加土地革命,是抗战争时期加入我军。
由于作战勇敢,头脑灵活,被聂帅相中,成为了晋察冀军区直属炮兵营的政委,从此与炮兵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炮兵是稀缺的技术兵种,极为珍贵)
在解放战争中他在东北见证了我东北野战军炮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化。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老将军作为志愿军炮一师师长奉命跨过鸭绿江。在云山作战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美军虽有大量坦克,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中国人竟然敢把炮兵阵地布置在距离他们的坦克仅仅三四百米的位置上。
在这个距离,中国火炮给美军狠狠的上了一课,几乎每一辆坦克都挨了30发炮弹。战后,一个被俘的美军连长表示完全没先搞中国人的火力这么猛,他们的火炮一定很多。
文击将军闻言,笑着说:是我军士兵勇敢,但我们的火炮比起你们来可是少多了……我们的炮兵知道如何将火炮的威力发挥到更大。你们才会觉得中国人的火炮无处不在。
文击将军于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第4位是杨永松将军。
他是我国最年轻的将军之一。杨永松将军参加了第3次第4次第5次反围剿战争,并且是红军长征的亲历者。
经过战火的熏陶,杨永松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战士。解放战争时,才20多岁的杨永松就成了第四野战军战车师的政委。
战车部队在当时可是宝贝疙瘩,能成为这支部队的主官,杨永松的军事能力,政治能力,可见一斑。
也由此能够看出当时第四野战军的几位老帅对于这个年轻小伙的信任与喜爱。
1955年老将军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这也是目前健在的开国将帅中唯一一个在55年就被授予将军军衔的。
第5位王扶之将军
1935年,老将军12岁,他仗着1米6的个头,告诉红军自己17岁,成功瞒过了招兵战士,成为了红26军少共营的一员。
这个少共营更大的孩子才17岁,一般都是十五六岁,但是像王扶之将军这样,12岁的绝无仅有。
尽管已经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由于当时缺枪少炮,王扶之被分发到的武器只是一把梭镖,至于枪,这得在战场上缴获。
1935年10月1日与 *** 110师的战斗中,王扶之成功俘虏了敌人,并缴获了人生第1把枪。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王扶之作为副师长的身份入朝参战。
1952年,老将军奉命驻守在临津江以东阵地。美军向这里发射了无数发重磅炮弹,阵地上的巨石都被炸成了粉末。
有一发炮弹击中了王扶之所在的山洞,他和七人被掩埋在了山洞里,4位同志当场牺牲,王扶之也失去了知觉。
苏醒之后,他和另外两位生还战士花了三个小时,才从土堆中爬出。
巨大的危机仍然伴随着他们,由于被困山洞,与世隔绝,制造多大声音都没人发现,山洞外的战友完全不知道他们的情况……
在得知王扶之等人与总部失去联系之后,彭老总立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要将王扶之等人救出来。在工兵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之后,王扶之才重见天日。
老将军回忆说:“要不是洞中两只苍蝇飞出,我这条小命早完了。”对此,老将军来从不加害苍蝇。王扶之将军于1964年晋升为少将。
战争年代,他们甘洒热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和平时期他们是保护神,是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保障,没有这些开国将帅做出巨大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巨龙腾飞。
前几期非常6+1出现的文艺女军官其中有个年轻的女少将是谁啊,看样子最多30岁,怎么就少将了
好象派出来个跳舞的,后援团里面竟然有个很年轻的女少将,如此年纪就少将了,前途了得啊!我仔细看了下肩章,不是文艺礼服.没看过,但是我敢断定你说的绝不是少将。你说的应该是这种肩章http://images13.51.com/27/a/f4/38/luo_chong/1189993536_0.91730200.jpg少将不是那么好当的,被授予少将军衔的人至少是副军职(比如内卫总队长、军参谋长之类的)、而在文工团工作的人被授予军衔的前提是担任了行政领导职务——“辣妹子”宋姐当到海政文工团副团长也就是个大校,楼主觉得现在有几个演员比她牛?就更别说30岁以下的年轻人了。上面那个图片是07式文职干部肩章,乍一看确实有点象少将,但区别还是很大的:少将肩章上的军衔标识是一个将官橄榄枝加一枚五角星,文职肩章标识是一条飘带加一枚六角宝象花。这个是少将肩章,对比一下吧(87软肩章,样式和现在的07基本没有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