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白写过什么诗
刘大白的诗词全集: 《秋江的晚上》、《秋夜湖心独坐》、《心上的 *** 》、《旧梦(节选)》、《一剪梅·西湖秋泛》、《邮吻》、《醉太平·银河半澄》、《一剪梅·明知》。拓展资料: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之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1925年为复旦大学校歌作词。复旦校歌歌词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兼取两者优处,由复旦师生传唱至今。
刘大白是谁啊?
刘大白,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之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刘大白的诗词有 :《秋江的晚上》 、《秋夜湖心独坐》 、《一剪梅·西湖秋泛》 、《心上的 *** 》、 《旧梦(节选)》、 《邮吻》 、《一剪梅·明知》 、《醉太平·银河半澄》等。
1、是谁把心里相思,
种成红豆?
待我来碾豆成尘,
看还有相思没有?
是谁把空中明月,
捻得如钩?
待我来抟钩作镜,
看永久团圆能否?
书一通,
叶一丛,
慰我相思尺素中,
看花约我同。
约成空,
恨无穷,
死别吞声泪泗重,
泪如红豆红。
2、《邮吻》
我不是不能用指头儿撕,
我不是不能用剪刀儿剖,
是缓缓地
轻轻地
很仔细地挑开了紫色的信唇;
我知道这信唇里面,
藏着她秘密的一吻。
.
从她底很郑重的折叠里,
我把那粉红色的信笺,
很郑重地展开了。
.
我把她很郑重地写的
一字字一行行,
一行行一字字地
很郑重地读了。
.
我不是爱那一角模糊的邮印,
我不是爱那幅精致的花纹,
是缓缓地
轻轻地
很仔细地揭起那绿色的邮花;
我知道这邮花背后,
藏着她秘密的一吻。
3、秋江的晚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刘大白 秋晚的江上 赏析
哪位帮帮忙呀~~~~~~唔唔唔呜呜呜呜~~~~~~~~~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刘大白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细察,其形式排成三行,而语言结构实为三句,即“鸟儿驮着夕阳”“、双翅一翻”、“芦苇妆成红颜了”,是一首典型的微型散文诗。
归鸟何以倦了?鸟倦实在也是人倦。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一个“驮”字,一方面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奇丽的想象。第二行,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第三行,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新诗问世之后,面对多灾多难亦多希望和幻想的时代家邦,二十世纪的中国诗人曾经有过太多的入世济世的政教 *** ,无暇关注社会现实之外的自然造化,流连景物忘情山水,所以“以境胜”的新诗作品,过去一直很少见到。刘大白写于1923年的这首小诗算是片刻偷闲的一个例外了。归鸟、斜阳、清江、芦苇、向晚等一组五彩斑斓的景象交相辉映,倦态、驮着、翻翅、掉落、妆成等一组动感十足的场景相继登场,这宁静优美的景色,浸透着诗人的瞬间感受,流露出诗人的无比欣悦心情,,如一帧色彩明丽的风光小品,自是可人之境。
读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发挥想象按一定的顺序描述诗歌内容怎么描述?
读刘大白《秋晚的江上》,发挥想象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描述诗歌的内容,可以从时间或者空间的顺序来描述。1、从时间上描述: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候,天色已晚。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黄昏的景色,在诗人的笔下,带着一股悲哀的美。
2、从空间上描述:“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诗人原只注意天空中的飞鸟以及照在飞鸟身上的夕阳。随着飞鸟双翅一翻,才注意到夕阳在江面上的倒影。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最后一句,“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诗人把眼光从江上转移到江边的芦苇,这是空间的又一次转换。从飞鸟的双翅到江面,再到芦苇丛中,构成秋天黄昏江上一个美丽的画面。
总的看,诗人在构思这首诗时,以时间顺序为“经”,以空间顺序为“纬”,写了秋天黄昏的景色。描述时,既可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也可以按空间顺序。
刘大白徐志摩冰心还有哪些白话文?现代诗
《 *** 语》——徐志摩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象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
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
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
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
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
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
①此诗发表于1925年9月3日《晨报副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