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分的古诗四句?春分的古诗四句有哪些

bk2898 68 0

有关春分的古诗四句?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七绝》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春分》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春分的古诗四句有哪些

1、《春日田家》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2、《七绝》徐铉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3、《隋堤柳》翁承赞
春半烟深汴水东,黄金丝软不胜风。
轻笼行殿迷天子,抛掷长安似梦中。
4、《春分》佚名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阅读:

《春分七绝苏醒》古诗赏析是什么?

诗的首句写春分时节,春雨飘飘洒洒地降下来,几乎没有一点声音,和杜甫的“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河岸上,杨柳低垂,婆娑起舞,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中有一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而徐铉显然是化用这句诗,但是却赋予了它新的内容。

这里说“柳岸斜风带客归”,意思是过了春分,再有半个月就是清明节了。在外漂泊的游子们,要回家扫墓,祭奠先人。而在过去,因为交通不便,路途遥远,需要提前往家里赶。所以,诗人在这里说,让春风把客居他乡的游子们带回家。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这首诗顿时鲜活起来。

这个时令在北国有点偏晚,气候的回暖也慢于南方,却不知道这个时候南方早已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舒,春暖花开的季节。由此可见,我国地域辽阔,同是一个季节,却有截然不同的景色。这首《春分》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描写了江南江北不同的景色。

春天的古诗48:春分[唐]刘长卿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

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

【赏析】

这首诗恰如其分地点出了春分这一节气的特征:首句说的是春分的昼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独春分与秋分这两日,黑夜与白昼两不相争,你一半我一半,平分了十二个时辰;次句说的是春分的物候,春分有三候,之一候便是“玄鸟至”,春到人间草木知,草木探知春天的消息,之一个告诉的对象就是燕子,于是燕子便从南方归来了;第三句说的是习俗,“春分到,蛋儿俏”,中国民间很早就有春分竖蛋的传统,而且,保持了四千多年,如今漂洋过海传到国外,成了全世界的一种流行时尚;最后一句,说的是户外活动,春分前后,和风鼓荡,用来放风筝正好,一者可满足小孩子的愿望,二者可通过放风筝表达对未来的祈盼。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这句古诗词主要是描述了什么?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这句古诗词主要是描述了春分,春分是春天的第4个节气,把春天分成了两半。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一般在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在时间周期上是指太阳位于黄经 0°和15°之间的位置,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但在实务上通常特指太阳真正位于黄经0°的那天:3月20日或3月21日。春分日这天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时间均为6点。

春分,表示春色最美的时候开始了,在这么美的时候,该用最美的诗词致意。

春分日
南唐 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徐铉是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的大臣,南唐灭后入北宋为官。

世人说到徐铉,往往记得他在文字学上的成就,徐铉是文字学大家,他整理的《说文解字》的版本被称为“大徐本”,是《说文解字》最可靠、最权威的校本。

徐铉不仅是大学问家,也是著名的大才子。五代时,文人写词颇有佳作,但诗好的真少,徐铉的诗算是不错,这首《春分日》把春分的景致写得清新雅淡,独具一格。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起句淡淡的,中规中矩。这年的春分在农历二月初四,徐铉写的是傍晚的风景。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这句是全篇最出彩的。

不要看见“月”字就认为是晚上,很多时候早上和傍晚都能看见月亮。农历初四的月亮是一弯蛾眉月,春分时太阳六点落山,太阳落山前,五点多甚至更早就能在西边的天空看见弯弯的月亮。徐铉看风景的傍晚,天还亮,能看见绿野、弯月,也能看清天上一缕一缕断断续续的清清淡淡的云。

夏天水汽蒸发旺盛,蓝天上的白云往往是浓重的云朵,能把太阳光都遮住在地面形成阴影,但春天和秋天水分蒸发不旺,云是薄薄的,淡淡的,断断续续的,如同淡妆的少女。“晴天断续云”不仅把春日晴天云层的特点写得很准确,这“断续”两字还有一种悠闲惬意的心情。

月这时已在西边的低空,在断断续续的云中慢慢移动,因为云的移动,看起来,仿佛是月亮在来回地徘徊,这“徘徊”和“断续”一样,既写形象,又写心情,月和云似乎都很悠闲自在,舍不得离开。

这两句看似写得轻轻松松毫不费力,实则功力深厚,“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两句放一起,在景之外,还有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惆怅,在断断续续,在徘徊。这是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在很多很多诗词里,我们都能品出一丝惆怅,诗人的感情似乎细腻得有很多很多的层次,透过这些似乎是信手拈来的诗句一层层地晕染出来。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晚归回巢的燕子飞回来了,花纷纷在落。

“个个”和“纷纷”的对应很巧妙,尤其是用“个个”来形容燕子的飞行,燕子飞行的时候,就象“个”字,但这“燕飞犹个个”却还有比形象更多的含义,归巢的燕子一般是一只一只地飞回来的,飞行速度很快,“个个”两字的发音里,就有一种紧促的飞快的节奏感,仿佛看见了燕子转眼飞过一只,转眼又飞过一只。这“个个”里有燕子飞行时的外观形象,有回巢时的一只接一只的数量,还有飞行的速度感和节奏感。

春分时归来的燕子还正在一只只飞回,可是花却已经落得纷纷扬扬了。才春分啊,花儿怎么就落得那么快?从“犹”和“已”里,你读出惋惜眷恋和惆怅了吗?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春半花落,燕子归巢,思妇登楼远望,不见归人。远望难以当归,长歌聊以当哭,悲歌不堪卒听。这结尾的思妇悲歌隐藏的其实是全世界都共有的惜春伤春,是感叹年华老去,青春不再。

此诗中间四句:徘徊月、断续云、个个燕、纷纷花,把春分景致写得准确生动又极富个性,作为文字学大家,徐铉精通文字和音律,他的诗遣词用字喜欢用叠音词和联绵词,象这首诗里的徘徊、断续、个个和纷纷,用字出人意料,意蕴深厚沉郁,自成一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